首页> 中文学位 >类型学视野下的湖南湘阴话介词研究
【6h】

类型学视野下的湖南湘阴话介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湖南湘阴县境内的方言概况

1.2 相关研究动态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1.5 湘阴话的语音系统

2 湖南湘阴话的前置介词

2.1 湘阴话的基本方所前置词“得”及相关现象

2.1.1 动前前置词“得1’’

2.1.2 动后前置词“得2”

2.1.3 体标记“得3”

2.1.4 语气词“得4”

2.2 伴随者及与事介词“同”

2.2.1 湘阴话“同”的“小三角”考察

2.2.2 湘阴话与事介词的类型学特征

2.3 湘阴话的其他前置词

3 湖南湘阴话的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3.1 方所后置词

3.1.1 方位后置词

3.1.2 处所后置词

3.2 副源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3.2.1 副源后置词及其参与构建的框式介词

3.2.2 湘阴话框式介词的分类

3.3 湘阴话的后置词及框式介词

4 湖南湘阴话的“把”字句及相关现象

4.1 “把”字词性的多样性

4.2 湘阴话中“把”和普通话中“给”的对称与不对称关系

4.2.1 普通话中“给”的多功能性

4.2.2 湘阴话中“把”的多功能性

4.2.3 “把”与“给”的对称与不对称关系

4.3 湘阴话中“把”字处置句

4.3.1 “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类型

4.3.2 “把”字处置句的特征

4.3.3 “把NP受把它”类特殊处置句

4.4 湘阴话中“把”的假设连词用法及其类型学意义

4.4.1 “把4”的句法特征

4.4.2 “把4”的语义语用特征

4.4.3 “把4”的话题标记功能

4.4.4 从使役动词到假设连词——“把4”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4.4.5 “把4”的类型学价值

5 湖南湘阴话中的“送”字句及其相关现象

5.1 湘阴话中的被动标记的特点

5.2 湘阴话的“送”字句

5.2.1 “送”字句的句法语义类型

5.2.2 “送”类被动标记的内部差异

5.3 湘阴话中处置标记、单音节被动标记与双及物结构的关系

5.3.1 “给”字双及物结构及“给2b”、“给3b’’的来源概述

5.3.2 处置标记、单音节被动标记的来源

5.3.3 “送”类单音节被动标记的本字问题

5.4 湘阴话中“送”类双音节被动标记的来源及跨方言考察

5.4.1 “送”类双音节被动标记中“得”的语法性质

5.4.2 “送”类双音节被动标记的形成过程

5.4.3 双音节被动标记的跨方言考察及其类型学价值

6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6.2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法、比较法、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湖南湘阴话的介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分析;并通过湘语内部对比以及跨方言、跨语言的类型学考察,努力寻求湖南湘阴话介词与汉语其他方言的共性和差异,挖掘湘阴话介词以及汉语方言介词的类型学意义,了解汉语方言某些与介词有关的特殊语言现象。
  研究表明,湖南湘阴话作为汉语方言的构成部分,湘阴话介词既体现了汉语方言介词乃至人类语言的某些普遍共性,通过跨方言、跨语言的类型学考察,本文发现了湘阴话中也存在着使役动词向假设连词语法化链条、被动标记和与事标记之间的蕴含关系等;另外,湘阴话作为一种地域方言,在历时的发展过程当中,也体现出自身的个性,因此,本文对于湘阴话中某些特殊的与介词相关的语言现象的发掘具有一定的方言类型学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主要是对普通话介词研究、湘语介词研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概述汉语学界介词研究的趋势以及介词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指出湘阴话介词研究成果匮乏以及研究方法需要革新、研究视野需要扩大。
  第二章对湖南湘阴话的前置介词展开详细的描写、分析,详细分析湘阴话前置介词题元功能的多样性;尤其是对湘阴话基本方所前置词“得”,我们认为也存在着“‘在’义动词——介词——体标记——语气词”的语法化链条;与事介词“同”也存在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路径。
  第三章对湖南湘阴话的后置介词以及框式介词展开描写、分析,并通过与吴语、普通话的对比,指出湘阴话存在着后置介词不发达、框式介词并不稳定的特征。
  第四章探讨了湖南湘阴话中“把”字词性的多样性,详细分析了处置标记“把”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湘阴话中也存在“使役动词——假设连词”的语法化路径;另外,我们还发现了湘阴话中“把”、“是”可以充当后置假设连词的特殊语言现象并就其来源进行了解释。
  第五章详细描写了湖南湘阴话中被动标记的句法、语义特点并指出不同被动标记之间的句法差别;另外,通过跨方言的类型学考察,引发了对汉语方言中双音节被动标记和与事标记、双音节被动标记与单音节被动标记之间关系的思考。
  第六章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