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6h】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问题提出

1.1 文献综述

1.1.1 自立的概念及结构

1.1.2 道德自立的研究现状

1.1.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2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理论构想

1.2.1 青少年学生的界定

1.2.2 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任务

1.2.3 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

1.2.4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操作定义

1.3 本研究构想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假设

1.3.4 研究过程

1.3.5 研究意义

2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预测问卷的编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问卷法

2.2.3 访谈法

2.3 结果分析

2.3.1 分析单元与编码

2.3.2 内容分析

2.3.3 研究小结

2.4 预测问卷的项目形成

2.4.1 项目的编写

2.4.2 项目的修改

2.5 研究小结

3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正式问卷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程序

3.2.4 统计处理

3.3 项目分析

3.3.1 描述统计分析

3.3.2 临界比分析

3.3.3 题项与总分相关分析

3.3.4 同质性信度检验

3.3.5 研究小结

3.4 探索性因素分析

3.4.1 因素分析适用性检验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3.4.3 因素确定与命名

3.5 研究小结

4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正式问卷的检验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2.4 统计处理

4.3 信度分析

4.3.1 内部一致性信度

4.3.2 重测信度

4.4 效度分析

4.4.1 内容效度

4.4.2 结构效度

4.4.3 校标效度

4.5 验证性因素分析

4.6 研究小结

5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特点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工具

5.2.3 研究程序

5.2.4 统计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性别间的差异比较

5.3.2 是否独生子女间的差异比较

5.3.3 不同住校情况的差异比较

5.3.4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差异比较

5.3.5 年级间的差异比较

5.4 研究小结

6 讨论

6.1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理论构想

6.2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问卷的编制

6.3 信效度分析

6.3.1 信度分析

6.3.2 效度分析

6.4 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特点分析

6.5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6.5.1 理论建构方面

6.5.2 问卷取样方面

6.5.3 应用研究方面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理论结构;编制《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问卷》,并对问卷信度、效度进行检验,为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水平测评提供工具;考察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特点与现状。
  方法: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问卷。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提出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初始结构模型,形成预测问卷。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编制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正式问卷。对长沙、常德、岳阳、张家界、安阳五个地区的175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验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后对社会人口学变量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1.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问卷由日常素养、集体道德、文明行为、理性品质、诚实守信五个维度构成,共21个项目。各题的鉴别力较好,因素负荷量在0.459-0.740之间。2.信度、效度分析结果:总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和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75和0.832,重测信度系数为0.872和0.775;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为0.187-0.478,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为0.522-0.783;与校标问卷的相关为0.308-0.823,问卷的信效度各心理测量学指标良好。3.各适配度拟合指标和标准化路径分析图显示道德自立五因素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4.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的部分维度和总分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不同住校情况、不同家庭所在地等社会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显著。
  结论:1.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问卷包含日常素养、集体道德、文明行为、理性品质、诚实守信五个维度,共计21个题目。2.问卷的结构、信度及效度等各心理测量学指标良好。3.青少年学生道德自立水平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同住校情况、不同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