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园类漫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创作启示
【6h】

校园类漫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其创作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研究背景

选题目的

研究意义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何为校园漫画

校园漫画的分类

校园漫画的历史脉络

第1章 中国青少年与校园漫画的初步认知

1.1 青少年期的界定

1.2 中国青少年接触漫画的途径与方式

1.2.1 报刊杂志、漫画书

1.2.2 线上漫画

1.2.3 手机漫画

1.3 校园漫画吸引青少年的几个因素

1.3.1 角色造型

1.3.2 画面语言

1.3.3.校园场景

1.4 漫画迷的产生

1.4.1 日漫的传入

1.4.2 青少年漫迷的产生

1.4.3 青少年作者群的产生

第2章 校园漫画与中国青少年审美心理的构建

2.1 校园漫画特征与青少年心理

2.1.1 校园漫画特征

2.1.2 青少年心理特点

2.1.3 校园漫画切合青少年心理,引起青少年的情感共鸣

2.2 青少年审美心理

2.2.1 青少年审美心理及要素

2.2.2 青少年审美心理特点

2.3 利用校园漫画建构青少年审美心理

2.3.1 利用校园漫画培养青少年敏锐的感知力

2.3.2 利用校园漫画培养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

2.3.3 通过校园漫画欣赏,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情感

2.3.4 通过校园漫画欣赏,培养青少年透彻的领悟力

第3章 校园漫画对中国青少年审美的影响

3.1.校园漫画中对青少年视觉形象审美的影响

3.1.1 电眼美瞳

3.1.2 babyface“漫画脸”

3.1.3 漫画发型

3.1.4 萌系“萝莉”

3.1.5 霸气“御姐”

3.1.6 强势“女王”

3.2 校园漫画对青少年周边环境的审美影响

3.2.1 生活环境的审美影响

3.2.2 学习环境的审美影响

3.2.3 娱乐环境的审美影响

3.3 校园漫画对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3.3.1 整容模仿

3.3.2 色情扭曲

3.3.3 暴力场景

3.3.4 物哀之美

第4章 校园漫画对中国青少年人际交友的影响

4.1 青少年交友的戏仿与颠覆

4.1.1 易装:cos群体的交友游戏

4.1.2 手办

4.1.3 二次元游戏

4.2 交友“去阶层”化

4.2.1 青少年成人化

4.2.2 成人青少年化

4.3 校园漫画切合中国青少年交友需求

4.3.1 校园漫画有助于青少年社会交往

4.3.2 校园漫画有助于青少年群体审美认同一致

第5章 校园漫画创作启示

5.1 业界创作启示

5.1.1 加强行业自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5.1.2 漫画创作突出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5.2 教育者对策与启示

5.2.1 家庭的正面引导

5.2.2 学校的积极作用

5.2.3 社会的责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相关目录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漫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在不同的时代下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其形式的多样性为大众所熟知。随着时代的发展,漫画的类别日趋成熟丰富、种类繁多、题材广泛,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漫画应有尽有。其中校园类漫画是所有漫画中题材最多、范围最广的,同时也与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友谊、学习经历相吻合,非常贴近青少年的生活现实和生活环境。因此,校园漫画对中国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校园漫画之所以受到当今中国青少年的热烈追捧,其主要原因是校园漫画作品中逼真的角色形象、服饰元素、以及校园场景等等都切合青少年的生活实际。本文以中国青少年与校园漫画的认知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校园漫画作品中人物造型风格、画面语言和场景特点,探讨了校园漫画特征与青少年审美心理的构建。其中,校园漫画的特性—视觉性、假设性、夸张性与青少年特殊阶段的审美心理产生共鸣,由此建立起校园漫画与中国青少年的视觉审美联系。分析了校园漫画对于中国青少年视觉审美的影响,它不仅包括对自身外表形象的视觉审美影响,也包括对青少年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娱乐环境的审美影响,进而就校园漫画对中国青少年的审美认知与人际交往进行了剖析和解读,从而就校园漫画对业界与教育者的启示进行了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