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适计算时代的遗忘美德
【6h】

普适计算时代的遗忘美德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论文背景及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普适计算和普适记忆

第一节 普适计算的兴起

一、普适计算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普适计算的发展及其意义

第二节 普适记忆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人类信息储存方式的进化

二、普适记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 普适记忆产生的伦理问题

第一节 个人隐私问题

一、个人数据与隐私

二、个人隐私的侵权方式

三、互联网隐私政策

第二节 信息生态环境问题

一、数据的冗余问题

二、数据的滥用问题

三、“数据报废”的处理

第三节 网络空间自主问题

一、数字化全景敞视建筑的形成

二、普适计算时代隐形之眼的特点

三、个人自由的消蚀

第三章 遗忘美德与数据伦理准则

第一节 被遗忘权的提出

一、传统的被遗忘权与数字遗忘权

二、被遗忘权与表达自由

第二节 普适计算时代的遗忘美德

一、被遗忘的权利

二、遵循遗忘美德

第三节 数据伦理准则

一、适度的数据共享原则

二、合理的删除原则

三、知情同意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普适计算是一种计算与环境融合的模式,这种无时无处不在的无形计算模式使世界进入一个遗忘可能消失的记忆模式。普适记忆将个人数据普遍备份和储存,对个人的信息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在当下无关紧要的数据可能在未来对数据主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在普适计算和普适记忆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个人数据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本论文以普适计算时代为背景,界定了普适计算的概念,阐述了普适计算的普遍性、透明性和自适应性等特征,探讨了普适记忆与人类遗忘天性之间的对立问题,分析普适记忆产生的个人隐私、信息生态环境和网络自主空间等三个方面的伦理问题,包括区分个人数据与隐私的概念,分析互联网的隐私政策以及个人隐私的侵权方式;讨论数据的冗余、滥用问题和对失效数据的处理;数字化全景敞视监狱的形成、网络监视与个人自由的问题。揭示了普适记忆对人类生活的挑战,阐述被遗忘权的重要性,认为每个数据主体应该享有被遗忘权,提出普适计算时代需要遗忘美德,特别是政府、企业和商家等相关主体应当具备遗忘美德。本文提出了包括适度的数据共享原则、合理的删除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在内的数据伦理准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