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调PKM2增强吡柔比星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下调PKM2增强吡柔比星对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引言

2.1 实验材料

2.2 细胞实验方法

2.3 动物实验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PKM2在膀胱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

3.2 THP通过活化AMPK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其抑制效果与PKM2密切相关

3.3 下调PKM2通过抑制P-STAT3增强THP的抑制作用

3.4 代谢调节剂-二甲双胍抑制PKM2的表达

3.5 THP和二甲双胍协同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

3.6 THP和二甲双胍协同抑制小鼠膀胱癌细胞的生长

3.7 THP与二甲双胍单用或联用体内抑制小鼠膀胱癌生长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PKM2与肿瘤化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丙酮酸激酶M2(PKM2)是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PKM2水平与抗癌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和吉非替尼敏感性相关。吡柔比星是临床上治疗膀胱癌的常用灌注药物,胶原凝胶基质检测人类生殖泌尿道肿瘤的研究表明THP抗泌尿道肿瘤阳性率仅19.7%。而PKM2水平与THP的药物敏感性关系尚未有研究。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下调PKM2对THP的抗膀胱癌药效的影响。
  方法:
  在膀胱癌细胞系中,通过siRNA或抑制剂二甲双胍下调PKM2,用MTT、细胞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免疫荧光等实验测定下调PKM2对THP药效的影响。用WB和RT-PCR检测基因siRNA敲低效率和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探索PKM2增强THP敏感性的分子机制。用同种原位膀胱肿瘤作为体内试验模型,使用SPSS软件进行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体重分析和膀胱重量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生物标志物来验证确认增敏效果。
  结果:
  PKM2在人膀胱癌细胞和组织中均高表达,THP呈剂量依赖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并对膀胱癌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能力呈剂量依赖地显著增加。重要的是,下调PKM2增强THP对这些细胞的抑制效果。机制研究结果显示,AMPK的激活是THP发挥抗膀胱癌疗效的关键。另一方面,下调PKM2激活AMPK同时抑制STAT3,并显著增加THP的药效。在体内实验中,与单独使用THP组(400μM,50μl,每周两次,连续两周,膀胱灌注给药)相比,PKM2抑制剂(二甲双胍,60mM,50μl,每周两次,连续两周,膀胱灌注给药)和THP联用组明显抑制甚至完全消除膀胱癌的生长(联用组VS正常组P=0.078)。
  结论:
  下调PKM2通过激活AMPK并抑制STAT3,从而增强THP的抗膀胱肿瘤效果;在膀胱癌细胞中,siPKM2或siSTAT3均能显著激活AMPK;激活AMPK是THP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可能为改善THP的化疗效果提供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