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排斥情景下面孔吸引力对助人行为预判的影响
【6h】

社会排斥情景下面孔吸引力对助人行为预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1面孔吸引力

1.1.2面孔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1.1.3面孔吸引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1.4面孔吸引力的刻板印象

1.1.5面孔吸引力的理论解释

1.2助人行为

1.2.1助人行为的定义

1.2.2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1.3社会排斥

1.3.1社会排斥的定义

1.3.2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

1.3.3社会排斥的理论模型

1.3.4社会排斥的影响

2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1问题提出

2.1.2社会排斥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

2.2研究意义

3实验研究

3.1实验一:社会排斥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

3.1.4实验被试

3.1.5实验材料和工具

3.1.6实验程序

3.1.7实验结果

3.1.8讨论

3.2实验二:面孔吸引力对他人预判其助人行为可能性的影响

3.2.1实验目的

3.2.2实验假设

3.2.3实验设计

3.2.4实验被试

3.2.5实验材料和工具

3.2.6实验程序

3.2.7实验结果

3.2.8讨论

3.3实验三:社会排斥情景下不同面孔吸引力个体对他人预判其助人行为可能性的影响

3.3.1实验目的

3.3.2实验假设

3.3.3实验设计

3.3.4实验被试

3.3.5实验材料和工具

3.3.6实验程序

3.3.7实验结果

3.3.8讨论

4总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研究创新

6.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人际交往,合作决策中,面孔吸引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情感信息传递的重要来源。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面孔刻板印象,本论文主要探讨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不同的面孔吸引力是否会影响他人对其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 方法:本论文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实验对此进行探讨。首先,从收集到的面孔实验材料图片中筛选出不同类型面孔吸引力的图片,然后,以此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一主要探讨社会排斥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实验二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面孔吸引力对他人预判其助人行为可能性产生的影响,实验三主要探讨加入社会排斥情景后,不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对他人预判其助人行为可能性产生的影响。 结果:(1)实验一社会排斥组与社会接纳组之间对面孔吸引力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被试之间对面孔吸引力的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之间的面孔吸引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试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评分高于男性面孔,女性被试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评分高于男性面孔。(2)实验二相对于低吸引力的面孔,被试判断具有高吸引力面孔和中性吸引力面孔个体助人行为的可能性更大。被试对不同面孔性别之间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被试之间对相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不存在显著差异。(3)实验三社会接纳组对不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显著高于社会排斥组。无论是社会排斥组还是社会接纳组的被试,相对于低吸引力的面孔,判断具有高吸引力面孔和中吸引力面孔个体助人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在高吸引力面孔水平下,被试对男性面孔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显著低于女性面孔。不同性别被试之间对相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不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被试对女性面孔吸引力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显著高于男性面孔。 结论:(1)遭受社会排斥的个体会认为他人具有更低的助人行为的可能; (2)对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的理解倾向于“漂亮即好”。相对于低吸引力的面孔,高吸引力面孔和中吸引力面孔的个体被判断具有更高的助人行为的可能; (3)对他人助人行为的可能性的预判存在性别偏好,男性比女性被判断具有更低的助人行为的可能;当加入社会排斥情景后,这种偏好在女性被试上比较明显,会认为女性具有更高的助人行为的可能; (4)男女被试对同一性别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具有一致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