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空间叙事
【6h】

论白先勇短篇小说的空间叙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空间意象

第一节“客厅”意象及其叙事功能

一、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沙龙”意象

二、“客厅”意象的场景化叙事

三、“客厅”与相遇情节的制造

第二节“花园”空间意象及其功能

一、情感化空间: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空间冲突:写意的时空书写

第三节“城市”空间意象及其功能

一、大上海:繁华旧梦的隐喻

二、台北:心理空间的写照

三、纽约:西方都市文明的象征

第二章白先勇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设置

第一节圆圈式空间:“故乡与返乡”叙事

一、永恒时间:“离乡”的印象定格

二、主题凸显:“返乡”的意义追寻

第二节套盒式空间:“同故事叙述”下的时空交织

一、交叉叙述下的时空对话

二、“同故事叙述”下的阐释空间

第三节橘瓣式空间:意识流叙述下的并置时空

一、“并置时空”叙事

二、意识流手法下的瞬时并现

第三章白先勇的个人经历与空间书写

第一节故乡空间:家园依恋的书写

一、桂林印记:心灵的栖息地

二、桂林书写:永远的精神家园

第二节童年生活空间:孤独感的书写

一、战场体验:创伤记忆的书写

二、病房空间:孤独感的书写

第三节生存命运与异域空间:深情和焦虑的书写

一、命运意识的觉醒

二、置身异域的文化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也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地区当代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题材书写、家国沧桑巨变和今不如昔的小说主题、自由穿行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叙事技巧而倍受评论界关注。然而,目前学界对于白先勇小说的比较系统的研究都集中在思想主题、悲剧意识、一般的叙事技巧和语言特色等方面,而对于白先勇小说的空间叙事则很少涉及,未形成系统的研究理论。 本文以白先勇小说的空间叙事为研究焦点,结合他短篇小说的具体文本对其小说中的空间意象、空间形式的建构、其个人经验与空间书写进行深入的探究与解析。旨在探讨空间叙事对于白先勇小说的主题呈现和人物形象塑造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以此探求白先勇小说写作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形态和思想内涵。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章集中研究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空间意象。白先勇首先是个具有传统意识的作家,对意象大量的使用,是白先勇小说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他的小说创造了多种意义的可能。其中“客厅”空间意象、“花园”空间意象、“城市”空间意象等三类典型意象在其大量短篇小说中频繁出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本章重点分析了此三类空间意象的文本表现和叙事功能。 第二章探究白先勇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的建构。白先勇小说的空间叙事尤其体现在空间形式的建构上,他利用并置叙事来处理小说的空间与时间问题,他有意地打破了线性的时间流,在小说文本中构建起圆圈式、套盒式、橘瓣式等空间形式,使小说叙事结构呈现出了空间化特征,从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第三章就白先勇的人生经历与空间书写展开详细的论述。在白先勇的成长道路上,童年经历的一切赋予了他沉重的内容:战争让他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人在现实面前的渺小和卑微;病魔让他体会到痛楚和悲凉;母亲病逝让他开始思考命运;留学美国对母语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这些迥异于他人的不同生命空间的体验、不平凡的生命历程,导致了他看待世界的特殊视角,是白先勇小说中空间书写的重要来源。

著录项

  • 作者

    周瑶;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写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何林军;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戏剧艺术 ; 小说 ;
  • 关键词

    白先勇; 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