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反讽模态
【6h】

论反讽模态

代理获取

摘要

反讽是中西文艺批评的基础理论。从古希腊、雅典时期到现代语义学、语用分析时期,从苏格拉底到米克、哈桑,从中国的社会反讽到西方式技巧,反讽多被当作修辞技巧、文本结构与创作原则来看待;新批评以来,作为一种对待世界的方法,反讽被当作动态的文化模态,从文化批判、文化研究的角度重新认识与评估其概念、性质、功能、意义。
   反讽模态即用模态对已有反讽理论进行归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讽模态是反讽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功能状态,既涵括一般性反讽,又掺揉反讽稳定功能范式,还蕴含反讽不同语境条件下性质、功能、意义的嬗变,用模态寄意在突出其动态特征。以新批评为过渡形态将其分作传统模态与现代模态两种,前者基本形成古典修辞反讽模态、德国浪漫主义的诗性哲学反讽模态、新批评的文本诗学反讽模态三种历时形态,其审美特征表现在内层意义的能指与所指、矛盾的双重形式结构、情感与符号上。后者主要形成词语反讽模态、话语反讽模态、主题反讽模态三种共时形态,其审美特征表现在不确定性、陌生化、语用化上。从实用性技巧经诗性哲学、文本诗学再到当下语用、语义分析,是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辩证检验过程,促成反讽模态一次次理论飞跃。同时,在历史流变中标志出反讽模态处于漂流的发展趋势。
   任何理论范畴、艺术门类的建立都存在特定的哲学基础。根据黑格尔哲学理论,反讽模态的哲学审美构建主要反映在存在性与对象性两方面,分别从可能化、现实化、必然化与主体性、否定性、批判性展开。作为一种前期性构建,为以后继续研究拓宽空间。
   反讽模态的多维度批评实践主要从修辞学、诗语、叙事学与接受美学等修辞与文学及现代学科层面展开,具体表现在反讽模态源于修辞性技巧,本质是一种对话与解答;既是诗歌语言的组织特点,又是诗歌内义的平衡原则;采用本述与反述方式,反讽视角灵活多变;从读者中心与本文中心两个循环体展开心理接受。作为思想生命之自由与文学艺术之思的结晶,反讽模态将社会批判与对人本身、人性、生命存在的反思两相结合来实现与深化自身美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