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6h】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体系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1.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呼唤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

1.1.1 什么是学生评价

1.1.2 学生评价改革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1.1.3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1.2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困惑与改革的必要性

1.2.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1.2.2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困惑

1.2.3 完善与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

2.1 合理定位学生评价的目标

2.2 准确把握学生评价的原则

2.2.1 促进发展的原则

2.2.2 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

2.2.3 知情行统一的原则

2.2.4 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2.2.5 评价结果反馈原则

2.3 明确学生评价的内容

2.3.1 基础知识的评价

2.3.2 基本能力的评价

2.3.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2.4 选择并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

2.4.1 观察性评价

2.4.2 表现性评价

2.4.3 成长记录袋评价

2.4.4 学生自测与他人评价

2.5 注重评价的过程化和管理的制度化

第三章 完善并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相关条件分析

3.1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其广泛认同

3.2 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

3.3 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积极的教育合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也决定着人们对教育价值目标的理解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方向。传统的学生评价由于评价功能的甄别化、评价目的的功利化、评价内容的知识化、评价方法的数量化和评价主体的单一化等弊端而成为基础课程改革的对象。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它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现有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品德、心智、身体素质、美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和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培育为己任。本文是研究在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具体如何改革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体系,从而增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目的,以促进思想品德课培养人、发展人的目标的实现。文章首先厘清了学生评价概念的内涵,接着分析学生评价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联,进而阐述了在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重点从“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管理”等方面尝试构建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新体系,探讨了建立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全面的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并分析了新体系运行的相关条件,认为只有获得教师评价、学校评价、家庭评价等相应改革及理念的支持,发挥教育评价的促进功能,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课程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