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初探
【6h】

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框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工程哲学的理论边界

2.1 社会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

2.1.1 社会工程的基本概念

2.1.2 社会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的关系

2.2 社会工程哲学与工程哲学

2.2.1 工程哲学的基本理论

2.2.2 社会工程哲学与工程哲学之间的关系

2.3 社会工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2.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指向

2.3.2 社会工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工程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

3.1 社会工程哲学的逻辑起点

3.2 社会工程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章 社会工程本体论

4.1 自然工程与社会工程

4.2 社会技术与社会工程

第五章 社会工程认识论

5.1 社会工程的认识论结构

5.2 社会工程评价论

第六章 社会工程方法论

6.1 社会工程决策

6.2 社会工程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要确立社会工程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哲学门类地位,不仅要研究它的基本概念、主要含义、理论特征、重点内容等等,而且还应当探讨其可能的基本理论框架建构,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还没有展开深入探讨。
  社会工程哲学是关于“社会工程”的“哲学”。与其最为密切相关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社会工程学、工程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本文首先对“社会工程”与“工程”进行了区分,确立了“社会工程”范畴;其次把“社会工程”与“社会技术”区分开来,使“社会工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而文章力图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工程哲学的理论资源,以期为探讨社会工程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确立理论基础。
  第三章讨论社会工程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对象,即社会工程当中的“人”。随后几章则分别探讨社会工程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社会工程的本体是社会工程实践,社会工程与自然工程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实践结果的具体形式、需要运用的知识体系等方面都不相同。社会工程认识论的结构由社会工程认知对象、社会工程思维方式、社会工程知识体系、社会工程评价体系等构成。社会工程方法论则主要包括社会工程决策与社会工程设计。
  通过这些问题的展开和论述,社会工程哲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领域才能够得以确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