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间谍片的类型研究
【6h】

新中国间谍片的类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新中国间谍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 研究方法与论文的创新

第一章 作为类型的新中国间谍片

1.1 间谍片的界定

1.2 新中国间谍片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 新中国间谍片的类型元素

2.1 巧妙设置的悬念元素

2.2 英雄主人公的塑造

2.3 密战手段

第三章 新中国间谍片的两种基准叙事模式

3.1“乔装”模式与“打入”模式的原型

3.2“打入”模式的产生与演变

3.3“乔装”模式的产生和演变

第四章 新中国间谍片的类型化道路

4.1 新中国间谍片的尴尬处境

4.2 新世纪间谍片自觉的类型化道路

4.3新中国间谍片发展的困境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新中国间谍片表格

展开▼

摘要

在类型研究的框架下探讨新中国间谍类型片的艺术风貌与类型价值,需要充分把握新中国类型片发展之路的特殊性和长期以来对间谍片命名混乱的现状。新中国间谍片可以界定为新中国电影史上讲述间谍主人公从事间谍活动的一组影片,它们在题材、主题、类型元素、叙事模式等方面具有维特根斯坦所言的家族相似性。借鉴拉尔夫·科恩对类型的分类,从类型元素与叙事模式两个维度分析与挖掘新中国间谍片的类型成规与叙事惯例。新中国间谍片的类型元素主要有“悬念元素”、“英雄主人公”、“密战手段”,它的两种基准叙事模式是“打入”模式与“乔装”模式。新中国间谍片经历60余年的潮涨潮落后依然活跃于银幕。虽被认为是有些“低级”的类型,却仍是新中国电影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常因其程式化的故事被评论界诟病,但却仍深受观众喜爱。新世纪新中国间谍片走上更加自觉的类型化道路,在延续类型程式的前提下,通过反类型与类型融合的手段与策略迎合主流意识形态,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要求,同时也因优秀创作人员的匮乏、主旋律的掣肘、精英意识的作祟等原因面临发展的困境,当然困境中也孕育着出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