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潭矿业学院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成因分析
【6h】

湘潭矿业学院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成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湘潭矿业学院校园布局与建筑分析

2.1 湘潭矿业学院建校时相关情况

2.2 湘潭矿业学院总体规划构思与布局

2.3 湘潭矿业学院现代主义建筑分析

2.4 对湘潭矿业学院建筑细部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特点:同时期各高校建筑的对比研究

3.1 规模

3.2 平面

3.3 剖面

3.4 立面

3.5 细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成因分析

4.1 历史原因

4.2 经济原因

4.3 人员原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经过拨乱反正,高等教育重新走上正轨,并新建了一批高等院校。湘潭矿业学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该校筹建于1977年,是煤炭部设置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唯一高等学校。受经济技术水平、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等方面的限制,该校采用了功能主义的规划和设计思路,并暗合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做法。 本文对湘潭矿业学院的公共建筑进行研究,试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挖掘其建筑设计的时代背景,并分析比较该校公共建筑设计与同时期国内相似案例在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方面的异同。通过记录这段特殊历史阶段的建筑史,以期完善人们对这一时期中国大学校园建设和公共建筑设计的认识,并理解这些建筑作品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对湘潭矿业学院的主要公共建筑进行分析,认为其基本特点是:(1)将校园建设用地选在市郊,缺少必要的交通和社会服务设施,因此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功能,只能用功能分区的办法从规划上予以解决;(2)平面设计自由、灵活,采用功能分区的做法,将一般性房间与特殊要求房间分开布置,高低错落,并以连廊联系,以达到简化施工、节约成本、丰富造型的目的;(3)建筑立面根据地形条件、平面功能进行设计;因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外墙为水刷石墙面,屋顶为女儿墙平屋面;(4)采用多种遮阳措施,以适应冬冷夏热地区的气候特点,并丰富建筑立面与整体造型;(5)其整体和细部设计(如教室的平面形制、柱网布局、座位排列方式)均与国内当时新建校园无大的差别。 第二,将湘潭矿业学院公共建筑与同时期其它相似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从建筑平面形态布局、建筑空间、立面、剖面及细部等几个方面着手,分析这些公共建筑的设计思想、模式及方法,总结其中的共性及差异。共性部分:(1)湘潭矿业学院公共建筑与同时期其它高校公共建筑在平面处理手法相似,主要为功能主义做法,平面上进行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功能需求;(2)建筑立面根据平面进行设计,高低体块进行自由组合,为典型现代主义使用手法。差异部分:(1)因湘潭矿业学院隶属煤炭部,为工科院校,建筑讲究实用;同时,因湘潭矿业学院所处地域气候原因,建筑立面遮阳设施丰富,相同时期其他高校建筑也有遮阳处理,但形式变化较少;(2)湘潭矿业学院立面设计时采用当时湘中地区流行的做法,建筑立面采用当地水刷石工艺,以节省造价。 第三,对国内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概况进行梳理与总结,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校园建设中的时代背景。对湘潭矿业学院现代主义建筑的成因进行分析,结论是:(1)国民经济尚处在十年动乱后的恢复时期,高等学校的建设资金非常匮乏;(2)极左思想依然存在,并未完全肃清;(3)湘潭矿业学院隶属于煤炭部,专业单一,规模较小,资金有限,设计偏重实用。(4)湘潭矿业学院的建筑设计者大多是国内相关名校建筑学专业毕业的,有些建筑师曾经跟随国内建筑设计界的大师学习,拥有较好的学术和专业素养。 因为诸多原因,该时期的许多大学校园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没有得到认可,人们往往认为这种建筑是没有保留和改造价值的。湘潭矿业学院这一时期的建筑,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因此,本文试图梳理这一段建筑历史的前因后果,以期改变人们对这一段建筑史以及这些建筑的认识。希望能在湘潭矿院校园建筑的更新改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刘俊;

  •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健;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湘潭; 矿业; 学院; 现代主义建筑; 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