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荧光超分子识别体系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6h】

基于荧光超分子识别体系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1.超分子识别体系及其在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2.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3.本论文开展的研究工作

第一部分基于荧光超分子识别体系的光化学传感器

第1章基于离子交换体系的荧光内滤锂离子光化学传感器

1-1实验部分

1-1-1主要仪器与试剂

1-1-2敏感膜的制备

1-1-3实验方法

1-2结果与讨论

1-2-1响应原理

1-2-2 pH值的影响

1-2-3选择性

1-2-4重现性与响应时间

1-2-5稳定性与寿命

1-2-6人工合成样品的测试

1-2-7结论

第2章基于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pH荧光化学传感器

2-1实验部分

2-1-1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敏感试剂的合成

2-1-3敏感膜的制备

2-1-4实验方法

2-2结果与讨论

2-2-1响应原理

2-2-2聚合物膜的pH响应特征

2-2-3共价键合敏感膜的pH响应特征

第3章PVC膜邻苯二甲酸荧光化学传感器

3-1实验部分

3-1-1主要仪器与试剂

3-1-2敏感膜的制备

3-1-3实验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3-2-1荧光敏感试剂用量的选择

3-2-2敏感膜对邻苯二甲酸的响应

3-2-3 pH值的影响

3-2-4敏感膜的选择性

3-2-5敏感膜的稳定性

3-2-6响应原理的推测

第4章含蒽荧光探针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4-1实验部分

4-1-1主要仪器与试剂

4-1-2含葸荧光探针的合成

4-1-3实验方法

4-2结果与讨论

4-2-1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

4-2-2 pH值的影响

4-2-3离子强度的影响

4-2-4其它核酸分子与荧光探针的相互作用

4-2-5荧光探针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

第二部分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的化学和生物传感器

第5章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器的原理

5-1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的产生

5-1-1金属内的等离子体振动

5-1-2金属表面的等离子体振动

5-1-3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的方法

5-2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的基本概念

5-2-1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5-2-2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第6章基于波长变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装置的研制

6-1现有表面等离子体子(SPR)传感装置的构造

6-2基于波长变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装置的总体设计

6-3基于波长变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装置的结构组装

6-3-1平行偏振光源

6-3-2敏感元件

6-3-3分光系统

6-3-4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6-3-5组装

第7章基于折射率变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化学传感器

7-1实验部分

7-1-1主要仪器与试剂

7-1-2实验方法

7-2结果与讨论

7-2-1葡萄糖溶液的测定

7-2-2乙醇和乙酸溶液的测定

7-2-3样品分析

第8章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免疫传感器用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

8-1实验部分

8-1-1主要仪器与试剂

8-1-2敏感层的制作

8-1-3实验方法

8-2结果与讨论

8-2-1胱胺固定法

8-2-2 A蛋白固定法

8-2-3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部分相关论文题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论文的研究工作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具有光学活性的超分子识别体系为基础,研制了一系列荧光化学传感器.另外,还研究了蒽的低级脂肪胺衍生物与核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在论文的第二部分,自行设计组装了两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器装置,分别用于简单体系的SPR传感器和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SPR免疫传感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