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司治理模式与财务激励机制研究
【6h】

公司治理模式与财务激励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湖南大学学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1.1基本缘起与约定

1.2文献回顾

1.2.1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1.2.2公司治理模式研究现状

1.2.3财务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1.3研究框架安排及研究方法

1.4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2章公司治理理论基础追索

2.1公司治理理论基础:企业本质理论的融合

2.1.1生产函数理论与公司治理

2.1.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关系理论与公司治理

2.1.3市场交易理论与公司治理

2.1.4公司治理三大理论基础的融合

2.2公司治理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2.2.1以目标为起点研究公司治理问题

2.2.2建立公司治理主体与客体相结合的研究体系

2.2.3将企业价值作为贯穿公司治理始终的主线

2.3公司治理理论与现代企业财务理论

2.3.1公司治理目标与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一致性

2.3.2公司治理主体与财务主体的关联性

2.3.3公司治理的客体以财权配置为中心

2.3.4财务职能贯穿公司治理全过程

2.4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对公司治理模式内涵的界定

第3章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改进

3.1典型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3.1.1英美股权分散式市场控制模式

3.1.2德日组织控制模式

3.1.3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家族控制型治理模式

3.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分析

3.2.1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3.2.2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特征与企业绩效

3.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改进思路

第4章基于有效治理模式的财务激励机制研究

4.1财务激励机制的目标:构建财权合理配置与相互制衡的全面激励体系

4.1.1财务激励与财务治理的关系

4.1.2现代企业财务治理分析

4.1.3财务激励目标体系的构建:全面与制衡的财务激励机制

4.2财务激励机制现状评价:基于企业绩效的分析

4.2.1我国企业财务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历史变迁

4.2.2我国财务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4.2.3财务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结论的分析

4.2.4发达国家财务激励机制特征分析: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4.3财务激励机制与公司治理模式的相关性分析

4.3.1公司治理模式与财务激励机制的研究思路

4.3.2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激励问题与有效治理模式:理论探讨

4.3.3治理模式与财务激励机制相结合的分析框架的构建

4.4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激励机制改进:基于有效治理模式的分析

4.4.1有效公司治理模式的衡量标准

4.4.2我国企业财务激励机制改进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将公司治理模式与财务激励机制结合起来研究公司治理的效率,是本文提出的新视角,旨在运用联系的观点,更加全面透彻地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是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明确公司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并使之相互制衡,从而有效地降低由于两权分离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减少代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公司治理模式是企业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资本结构及股权结构特征、组织结构特征以及内外部控制权特征,是公司治理内涵的具体体现。而财务激励机制是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各利益主体积极性的动力机制,也是公司治理效率提高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文中首先追溯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强调现代企业三大本质理论(生产函数理论、生产关系理论、市场交易理论)的融合。然后,在公司治理理论基础的指导下,研究公司治理模式的内涵,认为公司治理模式内部机理应包括股权及资本结构特征、组织结构特征和控制权特征,且三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决定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劣。最后,基于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来研究财务激励机制的改进,强调构建财权合理配置与相互制衡的全面激励体系,并对应于公司治理模式中的股权及资本结构特征、组织结构特征及控制权特征来分析财务激励机制的改进,使得财务激励机制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而且更具有整体性;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控制权地位的不同,分别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使激励的全面与制衡目标更加具有现实性,从而为公司治理中财务激励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将有利于改进财务激励机制现状,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