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6h】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插图索引、附表索引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1.2.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优先次序及效率

1.2.3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1.2.4生态城市及其特征

1.3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评价

2.1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评价方法进展

2.2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

2.2.1我国近年来的环境压力

2.2.2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的综合指标评价

2.3小结

第3章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均衡分析

3.1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均衡的涵义

3.2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均衡的存在性

3.3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均衡的路径:相空间分析

3.4小结

第4章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

4.1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简要回顾

4.2对环保主义者“经济零增长”的质疑

4.3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型

4.4小结

第5章促使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境政策分析

5.1环境政策选择的依据

5.2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5.3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的争论及评价

第6章我国城市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6.1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与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6.2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6.3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

6.4管制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建立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

6.5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但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仍然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这样,经济规模越大,发展越快,环境问题也就越多。这些环境问题最终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会导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恶性“锁定状态”。 历史向我们提出了难题:在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时期,城市建设既要改善环境质量,又要保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双重目的是否能够实现,二者是否存在着均衡?本文在已有的研究背景下,先利用相关指标对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得出了我国城市经济与环境之间尚不是很协调的结论。然后,利用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并且借助相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均衡及演化路径。接着借助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了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我国城市的经济增长。再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命令控制型政策与经济激励型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利弊。最后提出我国城市建设中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