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6h】

我国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中小银行可以丰富一国的金融结构,破除金融业垄断。中小银行是中小企业的天然同盟军,其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发展地方中小银行,对于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促进经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都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发展背景,总结归纳出东部地区地方中小银行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民营社区型发展模式、国有企业控股型发展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接下来,分别以浙江、山东和广东三个省份作为三种发展模式的代表,发掘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三个地区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一些特征,从区域经济背景分析了三个模式形成原因,并从产权结构、经营绩效等几个方面对三个发展模式下的中小银行进行比较研究。 产权结构方面,我们主要研究了三个模式下银行的产权主体性质和股权集中度;经营绩效方面,我们以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为基础,通过资本充足率、股东关联贷款比例、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和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以及不良贷款比例等指标分析比较各模式下地方中小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和盈利能力。研究发现:民营社区型发展模式下中小银行大股东的控制能力较弱,各股东之间的制衡能力较强,政府参与程度相对较低;国有企业控股型发展模式的股权相对集中,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银行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下,中小银行的股权高度集中于第一大股东,民营企业对银行的参与度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中小银行的产权结构(股权性质和股权集中度)和公司治理情况会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产生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银行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比例、经营规模等分别与中小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呈负相关、正相关、正相关关系。本文在拨备前利润的基础上,构造了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真实盈利指数,通过对该指数和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我们发现产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情况与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很明显的相关关系。 根据前文的比较和实证研究结论,文章最后对几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思考,并指出模式分析对于我国地方中小银行发展的几点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