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国时期行政效率理论与运动研究
【6h】

民国时期行政效率理论与运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主要研究方法

1.3.2研究内容简介

第2章民国时期行政效率理论研究与运动兴起的背景

2.1效率与行政效率的界定

2.2西方科学管理与效率主义的概述

2.3科学管理理论与效率主义的东传

2.3.1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

2.3.2理论传播的初步成果

2.4中国工商界对行政界的先导示范效应

2.4.1穆氏企业对科学管理法的运用

2.4.2康元印刷制罐厂的科学管理

2.4.3宋裴卿与东亚精神

第3章民国时期行政效率的理论研究

3.1行政效率理论研究的缘起

3.1.1科学管理与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3.1.2国内时局的变化

3.1.3国民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推动

3.2行政效率理论研究的特点

3.2.1以引进为主的行政效率研究

3.2.2行政测评研究量化标准化

3.2.3以行政效率运动为依托的研究

3.3行政效率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4章行政效率运动

4.1行政效率运动发起的原因

4.1.1国内外行政学理论的发展

4.1.2行政机构运行不良

4.2避重就轻选择行政效率运动的突破口

4.2.1文书档案改革的必要性

4.2.2文书档案改革的可能性

4.3行政效率运动的主要推行机构概述

4.3.1行政效率研究会

4.3.2行政效率促进委员会

4.4行政效率运动的实践影响

4.4.1工作竞赛

4.4.2行政三联制

第5章行政效率的理论与运动评析

5.1行政效率理论研究评析

5.1.1在中国行政学发展历程中的思想启蒙作用

5.1.2为中国行政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1.3成就了中国行政研究的首批学者官员型人才

5.1.4名多实少难以摆脱历史、时代与政权的局限

5.2行政效率运动评析

5.2.1搭建官学交流平台传播行政新知

5.2.2行政机关智囊机构初显雏形

5.2.3提供行政学以实体建设求发展的道路

5.2.4为中国行政学学科建设奠定始基

5.2.5流于形式受政治体制与政权的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的科学管理不断发展形成合理化运动;西方行政管理研究进入了正统时期并得到长足地发展;西方各国随着政府职能地迅速扩展,也纷纷在国内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而这些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管理学发展都强调以提高效率为核心。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列强入侵国内战乱不断的困境,在这样的国际与国内背景双重影响下,中国的工商界、致力于改善政府管理的学者与官员以及南京国民政府都审时度势地对此做出了相应地响应。 本文首先从民国时期行政效率的理论研究与运动的背景出发,探讨科学管理与行政效率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影响,并历史地考证了中国工商界将西方先进的效率主义应用到自身管理上的三个民族工商企业的典型案例来说明其对当时中国行政界的先导示范效应;其次系统地考证了民国时期行政效率的理论研究并着重分析了当时有识之士以及学者对于行政效率理论研究的三方面特色,即以引进为主的行政效率研究、行政效率研究量化标准化和以行政效率运动为依托的研究;进而较为系统与全面地考察探究了南京国民政府在时局与内省的双重动力下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及其在该运动的带动与影响下掀起与开展的工作竞赛和行政三联制;最后,笔者主要从行政效率的理论研究与运动为西方新兴的行政学在中国得以有效地引进和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为官员和学者共同探讨实际行政问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为我国行政研究开创了以实体求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为高校行政学科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等历史性贡献方面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肯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