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合细菌群体对六价铬和苯酚的同时去除
【6h】

混合细菌群体对六价铬和苯酚的同时去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绪论

1.1水体中铬的污染

1.1.1水体中铬的污染

1.1.2水体中铬的来源

1.1.3水体铬污染的危害

1.1.4污染特征

1.1.5水体中铬存在形态及其迁移转化

1.1.6铬污染的传统处理技术

1.1.7生物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1.2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

1.2.1水体苯酚的来源和危害

1.2.2酚类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2.3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1.2.4用于含酚废水生物处理的微生物

1.2.5苯酚降解机理和途径

1.3复合污染

1.3.1复合污染问题的提出

1.3.2复合污染的概念

1.3.3复合污染的分类

1.3.4复合污染的特点

1.4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分离菌Bacillus sp.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

2.1实验目的

2.2实验材料和方法

2.3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Cr(Ⅵ)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2.3.2 Bacillus sp.对不同初始浓度的Cr(Ⅵ)的还原

2.3.3 Bacillus sp.在葡萄糖存在情况下对Cr(Ⅵ)的还原

2.3.4 pH对Cr(Ⅵ)的还原的影响

2.3.5不同温度下Bacillus sp.对Cr(Ⅵ)的还原

2.4结论

第3章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Migula(CCTCC AB92019)对phenol的好氧降解及其动力学测定

3.1实验目的

3.2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实验主要仪器

3.2.2菌种和培养基

3.2.3菌悬液的制备

3.2.4 phenol耗养降解实验方法

3.2.5分析方法

3.3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不同初始浓度下phenol的降解

3.3.2生物生长量的变化和pH值的变化

3.3.3外加碳源—葡萄糖存在条件下phenol的降解

3.3.4 pH的影响

3.3.5温度的影响

3.3.6动力学模型

3.4结论

第4章 混合细菌群体对废水中Cr(Ⅵ)和phenol的同时去除

4.1实验目的

4.2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实验主要仪器

4.2.2培养基的制备和微生物的准备

4.2.3 K2Cr2O7溶液的制备

4.2.4菌悬液的制备

4.2.5 Cr(Ⅵ)还原和phenol降解实验及测定方法

4.2.6测定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4.3.1 Cr(Ⅵ)的还原和phenol降解的同时发生

4.3.2 Cr(Ⅵ)浓度对Cr(Ⅵ)的还原和phenol的降解的影响

4.3.3 phenol浓度对Cr(Ⅵ)的还原和phenol的降解的影响

4.3.4细菌组成比例对Cr(Ⅵ)的还原和phenol的降解的影响

4.3.5能量转化和物料平衡

4.4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铬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革、冶金、印染、纺织等行业。这些行业排放的废水,造成了水体铬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为各国优先控制污染物,铬及其治理已经引起社会重视。然而,在含Cr(VI)废水中,常常伴随有有机物的存在,这不仅使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行为转化更加复杂,更增加了污染环境的治理难度。虽然之前有学者对微生物还原Cr(VI)和降解芳香族化合物做了大量的相关的研究工作,为Cr(VI)污染和有机物污染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单一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而展开。环境污染实质上是多种污染物组成的复合污染体系,以往的针对单一污染物在单介质中的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在应用到实际污染环境的治理时,往往会因为其他共存污染物的存在而影响了治理效果。因而,对微生物处理既含Cr(VI)又含有机物的废水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利用耐Cf(VI)且利用有机物苯酚(pheno1)作为营养碳源的高效混合细菌群体,Cr(VI)还原菌Bacillus sp.和phenol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Migula(CCTCC AB92019),对既含Cr(VI)又含phenol的废水进行同时处理,并对混合细菌群体同时还原Cr(VI)和降解phenol的特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从Cr(VI)污染环境中分离筛选出一株Cr(VI)还原菌株Bacillus sp.,经测定,该菌株对Cr(vI)有较好的抗性,菌体能在Cr(VI)浓度高达1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随着Cr(VI)初始浓度的不断增大,细胞的生长量越来越低。对Bacillussp.菌株还原Cr(VI)的影响因素,如碳源、培养基初始pH值、Cr(VI)初始浓度、温度等的研究发现,外加碳源(葡萄糖)能明显促进Cr(VI)的还原;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体还原Cr(VI)有重要影响,当pH值为9时,Bacillus sp.对Cr(VI)的还原效果最好,42小时后,Cr(VI)的浓度由开始的20mg/l几乎降到0mg/l。在三个不同温度下考察Bacillus sp.对Cr(VI)的还原,结果发现,37℃下Cr(VI)的还原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下Cr(VI)的还原速率,36小时以后几乎达到了完全还原。 实验设计的第二步是对phenol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Migula(CCTCCAB92019)对phenol的降解情况及动力学的考察研究。phenol作为唯一碳源和能量来源。实验分别在phenol初始浓度100-1000mg/l,pH值4-10,温度20-50℃以及外加碳源葡萄糖浓度0.5-1.0g/l的条件下进行,并使用著名的莫氏动力学模型来描述phenol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在考察范围内,当phenol的降解率达到最大(95.5%)的条件下,phenol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其相关系数为0.928;phenol降解最优情况下,pH值、温度、外加葡萄糖浓度等参数的值分别为7.07,30℃和0.5-0.6g/l。另外,实验最后研究了包含Cr(VI)还原菌Bacillus sp.和phenol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 Migula(CCTCC AB92019)的复合细菌群体对cr(vt)和phenol的同时去除。phenol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量来源。Bacillus sp.利用phenol降解产生的中间产物作为电子供体和碳源来还原Cr(VI)。当Cr(V1)初始浓度为15没mg/l,phenol浓度为150mg/l时,Cr(VI)还原达到最优。细菌组成比例对Cr(VI)还原和phenol降解都有影响,但phenol的降解受Bacillus sp.含量变化影响较小。实验同时发现,还原相当量的Cr(VI)所消耗的phenol的量比理论值要大。

著录项

  • 作者

    潘翠;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云国;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技术方法;
  • 关键词

    混合细菌群体; 六价铬; 苯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