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6h】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研究的基本假设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研究的基本假设

1.2.2基本概念的界定

1.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对象

1.3.2研究方法

1.4创新点与不足

1.4.1创新点

1.4.2存在的不足

1.5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研究思路

1.5.2研究内容

第2章 透明度对流动性影响的相关理论分析

2.1透明度的概念及表现方式

2.1.1透明度的概念

2.1.2透明度的表现方式

2.2流动性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2.2.1流动性的概念

2.2.2流动性的计算方法

2.3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2.3.1透明度对流动性的总体影响

2.3.2交易价格信息的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2.3.3交易量信息的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2.3.4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2.4提高市场流动性视角下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透明度选择

2.4.1市场类型与透明度选择

2.4.2交易商结构对价格信息有效性的影响

2.4.3交易商匿名与否时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2.4.4市场目标与透明度的选择

2.4.5交易信息披露的时间选择

第3章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3.1流动性度量模型的分析与改进

3.1.1市场深度模型的分析

3.1.2测量模型的改进

3.2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计算

3.2.1样本选取

3.2.2流动性计算结果

3.2.3计算结果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4章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制度变化对流动性变化趋势的影响

4.1透明度制度变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突变检验

4.1.1结构突变理论与方法介绍

4.1.2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结构突变检验

4.2透明度变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非突变影响检验

4.2.1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方法介绍

4.2.2实证检验结果

4.2.3检验结果分析

4.3本章小结

第5章透明度的不同表现形式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信息效率分析

5.1实证方法介绍

5.1.1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形式

5.1.2面板数据模型的分类

5.1.3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

5.2变量设定与样本描述

5.3实证检验过程

5.3.1相关数据的统计性描述

5.3.2实证分析过程

5.4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4.1价格信息透明度影响流动性的信息效率分析

5.4.2交易量信息透明度影响流动性的信息效率分析

5.5本章小结

第6章提高流动性视角下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6.1对债券市场透明度影响流动性问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6.2透明度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缺陷

6.2.1实际工作中对透明度的认识存在偏差

6.2.2透明度建设的规划不完善

6.3将透明度制度传导到流动性的市场环境存在不足

6.3.1市场主体结构不合理影响透明度制度对流动性的传导效果

6.3.2做市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6.3.3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相对滞后

第7章 建设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的政策建议

7.1确定透明度建设的主要原则

7.1.1正确认识透明度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7.1.2确定透明度建设的原则

7.2透明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7.2.1制订透明度建设规划

7.2.2建立交易信息的披露框架

7.3完善将透明度制度传导到流动性的传导机制

7.3.1大力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

7.3.2加快培育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者

7.3.3完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

7.3.4继续大力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创新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证券市场的流动性是指交易商在某特定证券市场中以低交易成本迅速买卖证券的可能性,该可能性越大,则证券市场流动性越高,反之则越低;透明度是指更多的交易商能够看到更多的交易价格信息或交易量信息的可能性,该可能性越大,则透明度越高,反之则越低。流动性是证券市场实现筹资、资产定价和资本配置三大基本功能的基础,是证券市场建设的核心,而合理的透明度能够弱化行政干预,并保障市场稳健运行,是证券市场监管的关键之一,并伴随政府行政干预的减少而日益重要,因此,流动性和透明度都是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证券市场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由于不同的透明度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发展模式与交易商在市场中的行为,从而影响流动性,因此,研究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但从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情况来看: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的研究中对透明度影响市场流动性的问题存在较大争议,证券市场的监管实践中对透明度如何影响流动性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债券市场监管的实际工作,本文以我国债券市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研究对象,厘清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试图丰富微观市场结构理论,并为今后如何深化银行间债券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指引。 本文从微观市场结构理论出发,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透明度对流动性的相关影响,首先从透明度的概念及表现方式、流动性的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不同市场环境中的透明度选择四个方面对透明度影响流动性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评述,搭建起透明度影响流动性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过修正的市场深度模型,度量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综合流动性及分券种的流动性,度量结果说明文章对流动性计算模型的改进是有效的,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市场和不同时期间的比较。同时,利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数据,分别从透明度制度变化影响市场流动性趋势、透明度的不同表现形式(即: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影响市场流动性的信息效率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透明度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趋势及效率。结果表明,首先,增强透明度总体上提高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其次,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透明度未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造成突变影响,但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影响,而且具体随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的短期融资券的不同而不同。第三,价格信息对流动性的信息效率的影响较为不稳定,因为价格变化要取决于前期交易,这使得对具体经济事件的实证研究变得尤为困难;而交易量信息对流动性的信息效率的影响主要受到市场容量扩大速度较快的影响,总体下降。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提高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建设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一是对透明度建设影响市场流动性的认识不深入,没有形成指导实践工作的理论框架体系;二是没有形成明确的基于维护市场流动性的透明度建设的原则及工作框架;三是现有市场透明度建设具体政策的制定,对市场透明度建设最主要的目的一一增强市场流动性的关注不够,没有建立从维护市场流动性角度出发的信息披露善意延迟或提前制度;四是将透明度政策传导到流动性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善等。 同时,对应提出了以提高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为目的的透明度建设的政策建议。一是对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建设与市场流动性变化关系的基础展开研究,形成指导实践工作的理论框架体系;二是尽快形成明确的基于维护市场流动性的市场透明度建设原则、总体规划和工作框架;三是以增强市场流动性为目的,完善市场透明度建设的具体工作机制;四是加快传导透明度政策对流动性影响的市场环境建设等。 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不同程度的创新:第一、丰富了微观市场结构理论在新兴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微观市场结构理论发展至今,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股票市场,近年来针对发达国家债券市场进行过一些研究工作,但成果不多,针对发展中国家债券市场所作的系统研究更是有限。本文以微观市场结构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这一核心与关键问题,对微观市场结构理论在新兴市场国家的适用性进行了有效的实证检验,丰富了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第二、改进股票市场流动性的计算函数,并引入债券市场研究中,使改进后的计算公式具有适应于任何市场以及任何时间阶段的特点,为研究我国债券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状况,比较不同市场间以及不同时期的流动性提供条件和基础。第三、综合运用突变理论和秩次检验方法,检验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变化趋势的影响,比较完整全面地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第四、为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信息效率提供一个新思路与方法。本文将宏观经济机制中的信息效率概率与计算方法引入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的研究中,不仅研究透明度影响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息效率问题,也为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信息变量对市场的其他方面的影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第五、数据资料充分翔实,所有数据均来自实务部门的第一手资料,数据完整而真实,实证结论可信度高。

著录项

  • 作者

    时文朝;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强;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32.51;
  • 关键词

    银行间证券市场; 流动性; 市场透明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