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假币防范的制度建设
【6h】

论我国假币防范的制度建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 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第2章假币及假币防范的含义分析

2.1假币和假币防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1.1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2.1.2假币的产生和发展

2.1.3反假币的历史沿革

2.2假币防范的意义分析

2.2.1假币防范与经济安全

2.2.2假币防范与社会稳定

2.3假币的法律认定

2.3.1假币防范的对象

2.3.2假币防范的理论依据

2.4假币的防范领域

2.4.1防范货币的伪造和变造

2.4.2防范假币的出售和购买及运输

第3章我国假币防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假币流通现状及成因分析

3.1.1我国假币流通现状分析

3.1.2我国假币流通原因分析

3.2我国假币防范的现状分析

3.2.1我国假币防范的立法现状

3.2.2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3.3我国假币防范现存问题分析

3.3.1我国假币防范管理制度现存主要问题

3.3.2我国假币防范制度的法律缺失

3.3.3其他问题

第4章完善我国假币防范制度的对策分析

4.1完善我国假币防范管理制度的建议

4.1.1成立专门的假币防范机构

4.1.2建立健全假币防范协调制度

4.1.3完善假币防范的奖励制度

4.1.4建立健全假币源头防范制度

4.1.5制定货币管理法

4.2完善我国假币防范惩治制度的建议

4.2.1调整个别罪名的归类

4.2.2完善部分罪名的规定

4.2.3设立货币犯罪的预备与未遂行为

4.2.4扩大货币犯罪的犯罪主体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作为货币的衍生物,假币自货币诞生伊始便一直伴随货币而出现。假币在市场上的流通,不仅严重损害一国法定货币的信誉,扰乱金融秩序,还会危及到一货币币值的稳定,动摇一国法定货币的地位,造成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因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假币的防范,我国自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假币的防范工作相当重视,并成立了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为专门的假币防范组织和协调机制。此外,还通过了相关的立法对假币的制造、出售和流通活动进行了规制。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假币防范工作的相关制度已经凸显出其自身的不足,不能完全适应新型制假贩假活动和技术带来的假币流通现状,造成了我国目前比较严峻的假币泛滥形势。 目前我国假币防范制度的不完善体现在管理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等方面,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其相对应的相关立法的缺失,包括刑法和金融法等相关法律。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我国假币防范制度建设的完善来解决。我国应参考和借鉴国外的货币制度和立法现状,健全目前我国假币防范的相关制度,包括专门的假币防范机构、协调制度、假币的源头防范制度、奖励责任制度和宣传制度,并在分别完善的前提下将上述制度进行有机的综合,形成我国的假币防范管理制度。此外,还应完善我国假币防范的惩治制度,即对我国刑法的货币犯罪内容加以完善,从而最终形成我国完整的假币防范制度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