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佛教思想与刘长卿的诗歌创作
【6h】

佛教思想与刘长卿的诗歌创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刘长卿亲佛的时代与个人因缘

第一节佛教大行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遭际坎坷的个人经历

第二章 刘长卿亲佛证禅的表现

第一节刘长卿与僧人的交往

第二节刘长卿诗歌中的佛禅证悟

2.1无情有性

2.2无心合道

第三章 刘长卿诗歌中的佛禅美学意象

第一节青山

第二节白云

第三节流水

第四节疏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佛教思想为切入点,推究刘长卿接受佛教思想的原因,阐述佛教思想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是“刘长卿亲佛的时代与个人因缘”。本章探究的是刘长卿弃儒归佛的原因,分两节进行阐述。第一节是“佛教大行的社会背景”,着重考察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位的几位皇帝对佛教思想的崇信,以及当时的士大夫,尤其是与刘长卿交往密切的江南诗人群体中的成员对佛教思想的接受。第二节是“遭际坎坷的个人经历”,主要是以储仲君先生的《刘长卿诗歌编年笺注》为依据,以刘长卿生平遭际为线索,探讨他的亲佛因缘,梳理他始儒终佛的心路历程。 第二章是“刘长卿亲佛证禅的表现”。本章着重清理刘长卿在接受佛教思想之后,在行为与思想上的奉佛表现,也分两节,第一节是“刘长卿与僧人的交往”。刘长卿与当时的许多著名诗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留下了相当数量的酬和诗作,这是刘长卿接受佛学思想的典型表现。第二节是“刘长卿诗歌中的佛禅证悟。本节主要从文本入手,搜检刘长卿在诗歌创作中明显涉及的佛学术语,通过“无情有性”和“无心合道”两个方面,论证他对佛教思想的悉心接受,分析他对佛教思想的独特理解。 第三章是“刘长卿诗歌中的佛禅美学意象”。青山、白云、流水、疏钟四类意象在刘长卿诗歌中反复出现,这与刘长卿对佛教思想的倾心信奉密切相关。通过它们所呈现出来的佛禅美学特征,可以窥见佛教思想对刘长卿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 佛教讲因果,依此来看,本文第一章分析的是“因”,而后两章阐述的是“果”。在最后的结语中,综合分析了这种因果关系:历史背景和社会潮流对个体遭际的影响,生平经历对信仰选择的影响以及以刘长卿为代表的大历诗风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