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模糊AHP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
【6h】

基于模糊AHP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个人信用评分的必要性

1.2.2个人信用评分指标选取和建模方法

1.2.3我国个人信用评分现状

1.2.4模糊AHP法及其应用

1.3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3.3本文创新

第2章个人信用评分理论与建模方法比较

2.1个人信用评分的理论基础

2.1.1个人信用评分的概念

2.1.2个人信用评分的原理

2.2个人信用评分主要建模方法

2.2.1数理统计方法

2.2.2人工智能方法

2.2.3建模方法应用效果分析

2.3模糊AHP法及其可行性分析

2.3.1模糊AHP法

2.3.2模糊AHP用于个人信用评分的可行性

第3章 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3.1个人信用评分指标选取的原则

3.1.1合法性

3.1.2系统性

3.1.3可操作性

3.2影响个人信用的基本因素

3.2.1宏观因素

3.2.2微观因素

3.3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中美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比较

3.3.2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的再构

第4章模糊AHP个人信用评分模型设计

4.1模型的变量

4.1.1个人信用评分指标的引入

4.1.2模型变量含义解析

4.2指标的权重

4.2.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4.2.2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

4.2.3层次单排序

4.2.4层次总排序

4.2.5模糊AHP法与AHP法的比较分析

4.3模型的建立

第5章模糊AHP评分模型的运行与完善

5.1模型的运行

5.1.1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5.1.2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运行

5.1.3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效果评价

5.1.4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修正

5.2模型运行条件的完善

5.2.1完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5.2.2推进个人信用法治化进程

5.2.3加快信用评估市场化步伐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个人信用评分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通过对个人进行科学的信用评分,可以准确地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正确识别个人信用风险,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传统的凭信贷人员主观判断客户信用水平的方法已失去了其先前的优越性,国外一些较完善的个人信用评分方法在我国又缺乏运用条件,而且在预测精度和效果的稳定性方面存在较大争议。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运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个人信用评分模型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个人信用评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和比较了国外较成熟的个人信用评分建模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应用于我国的制约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内外个人信用评分指标构建经验,并考虑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个人基本情况、个人工作情况、个人经济情况、与金融机构关系情况和历史信用记录五大子体系共21个指标构建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引入模糊一致判断矩阵,运用模糊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个人信用评分模型。最后,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完善模型运行条件的建议。 本文将模糊AHP法应用于我国个人信用评分,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模糊一致矩阵的性质进行一致性检验,简化了AHP法纷繁复杂、循环往复的一致性检验过程。模糊AHP法操作简单,没有苛刻的应用条件,适应范围广,这对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条件下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构建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