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评
【6h】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统计测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国民幸福指数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国民幸福指数的内涵

2.1.1 幸福的哲学内涵

2.1.2 幸福感、幸福指数和国民幸福指数的涵义

2.1.3 国民幸福指数的理论研究

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2.2.1 共性原则

2.2.2 个性原则

2.2.3 构建指标体系应该注意的问题

2.3 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2.3.1 已有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比较

2.3.2 本文拟构建的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1 主观赋权法

2.4.2 层次分析法

2.4.3 因子分析法

2.5 国民幸福指数的测算方法

2.5.1 基尼系数调整法

2.5.2 影响因子计算法

第3章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测算与评价

3.1 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国民幸福指数的测算过程

3.2.1 数据一致化处理

3.2.2 相关系数分析

3.2.3 因子分析

3.3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测算结果

第4章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比较研究

4.1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地区比较

4.2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动态比较

4.3 我国国民幸福指数与人均GDP的关系研究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改善国民幸福指数的政策建议

5.2.2 建立一套完整的国民幸福指数政府监测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民幸福指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定义幸福感,幸福怎样量化,也成为一门新颖的课题。自上世纪70年代,不丹王国提出并实施“幸福计划”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开始进行国民幸福指数研究,“快乐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大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部分省份和城市做过相关实证分析。
   本文研究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测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首先,根据已有评价指标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要求,选取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16个指标构建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经济因子、环境因子、人口因子和社会因子四个影响研究目标的公共因子,并对它们的因子得分进行指数化;然后,利用方差贡献率对各因子设置权重,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而计算出2007年我国国民幸福指数为43.2%。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别从三个角度对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情况做了深入分析。(1)本文将2007年全国各省市国民幸福指数进行了横向比较,利用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国民幸福程度存在非均衡性,东部地区国民幸福程度较好,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较存在显著优势。(2)通过2000—2007年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变化趋势纵向比较,发现存在着先升后降再升的现象,这与国外学者对我国国民幸福指数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国民幸福度的非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大。(3)我国国民幸福指数NHI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7,统计检验显著相关。它说明,尽管人均GDP变化和NHI的变化不完全一致,但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越发达,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相对越高。在人均收入都还未充分发达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增长改善收入,仍然是改善人们幸福程度的最重要途径。
   本文研究认为,仅仅以GDP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或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显然是不够的,利用国民幸福指数来综合地考虑和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成为我们在考虑可持续发展时的重要依据。最后,结合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规定,为改善我国国民幸福指数水平和监测机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