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2章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概念辨析

2.1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概念

2.1.1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概念

2.1.2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特点

2.2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性质与功能

2.2.1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性质

2.2.2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之功能

第3章 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执行难是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中问题的集中表现

3.1.1 被执行人难找

3.1.2 被执行财产难寻

3.1.3 协助执行人难求

3.1.4 应执行财产难动

3.2 法律不完善是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的制度缺陷

3.2.1 关于执行方法的规定存在缺陷

3.2.2 对妨碍民事强制执行行为的处罚规定过于宽松

3.2.3 审执不明

3.2.4 缺少外部监督制度和救济制度

3.3 观念落后是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的思想障碍

3.3.1 执行人员观念陈旧

3.3.2 法院执行协助意识薄弱

3.3.3 当事人及执行相关人的法律意识和守信观念不强

第4章 解决民事强制执行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之对策

4.1 完善立法

4.1.1 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

4.1.2 用法律确定审执分离的执行体制

4.2 建立与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和调查制度

4.2.1 建立与完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

4.2.2 建立与完善财产调查制度

4.2.3 设立公众举报制度

4.3 构建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4.3.1 构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

4.3.2 构建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设想

4.4 完善执行救济制度

4.4.1 完善执行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4.4.2 完善执行救济制度的具体建议

4.5 转变执行观念

4.5.1 在执行程序中引入“当事人主义”原则

4.5.2 增强审执并重意识

4.5.3 树立人权保障理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民事强制执行制度是科以公权保护私权实现的制度,是规范民事强制执行主体、执行条件、执行程序的一系列规则的总称,它是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运行是指以规范民事强制执行活动的法律设计为起点至执行完毕为终点的整个行为过程。可以说,现行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运行状况并不理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和应执行财产难动的执行难现象依然存在,已成为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项迫切任务。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立法不完善的问题,又有观念落后和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完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以及与其相关的法律制度,解决民事强制执行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一是要适时出台民事强制执行法,将执行中的裁决权和实施权彻底分离,实行审执分离的执行体制;二是要完善财产申报、调查及举报等制度,以解决执行财产难寻的问题;三是构建民事强制执行检察监督制度,以保证民事强制执行权的依法行使,解决被执行财产难动的问题;四是完善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制度,以维护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合法权利。在加强上述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转变执行观念,在执行程序中引入“当事人主义原则”,增强审执并重意识和人权保护理念,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民事强制执行制度的运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