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戊戌变法前《申报》国际时事评论研究
【6h】

戊戌变法前《申报》国际时事评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申报》是晚清时期由外商出资创办的中文商业报纸,1872年诞生于上海。重视言论是《申报》报纸内容的一大特色,而国际时事评论是其言论栏目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最后30年,变动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国际信息传播的不断更新,为《申报》的国际时事评论准备了丰富的题材和内容,客观上也对《申报》国际时事评论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要求。与此同时,国人了解世界的迫切需求和报纸应对市场竞争的生存需要成为《申报》国际时事评论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申报》国际时事评论的视域极其广阔,其关注的对象涉及到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多个主要国家,对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发生的重大国际事件都曾发表过相关评论。面对当时中国对外交往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华人立场为立论视角的《申报》始终将其关注的重点放置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上,其主要议题包括猪仔贸易、教案、藩属国问题、以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为代表的对外战争等。作为一种报章文体类型,国际时事评论在《申报》上经历了起步、发展到形成稳定模式三个不同阶段,逐渐减少了其浓厚的传统政论文色彩,坚持以公正之心立论,在遭遇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义感。
   从根本上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是《申报》国际时事评论观点信息背后的政治话语,其在对国际事件发声的过程中仍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语言框架,崇尚礼制,呼吁忠君、仁爱等。由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转化而来的报纸主笔有着认识层面上的历史局限,在对国际时事进行评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只关注国际问题的表面情形,很少能主动去延伸解读国际事件背后的政治、经济因为等的不足。但是,以外资商业报纸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的《申报》,能够坚持华人立场,以公正、开放的言论态度和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立论,以全局眼光来考量国际时局的走势,用报纸言论来构建媒介与国际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民众进行启蒙,为官绅阶层提供舆情参考,在推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知识分子报人的成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