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核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IPCC(2007)第四次综合报告指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可能占到全球气候变暖的90%以上,而城市是未来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主阵地。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对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刚性需求,同时也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着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这个两难境地的社会共识。但是“低碳”并不仅仅是对生产领域的要求,也是对居民生活和消费领域的要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仅生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碳排放,生活领域产生的碳排放同样不可以忽视。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领域带来的二氧化碳完全碳排放甚至达到一国总排放的80%左右。
   居民消费碳排放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即因商品能源和生物质能消费所带来的直接碳排放和因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所派生的来自生产部门的间接碳排放。为了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特征,本文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出发,对居民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和基于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投入产出法,对1992-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直接、间接和完全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992-2007年间,居民完全碳排放量占全国总碳排放的31%-46%之间,其中,间接排放的比重占到63%-72%之间,且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居民消费直接、间接碳排放增长急剧增加;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八类消费性支出中,居住和交通通信是间接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密集度双高的消费;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差异明显,城镇居民人均直接碳排放约为农村居民的1.8-3.0倍,人均间接碳排放是农村居民的2.4-3.9倍,且差异在逐渐扩大。
   此外,本文采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对城市化进程中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碳排放受到城市化进程中来自生产、消费和人口三方面的影响,生产方面尤其是生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是居民消费碳排放最有利的抑制因素,而消费方面的最终消费额是居民消费碳排放不断增长最重要的促进因素。研究结论为我国制定居民部门碳减排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合理性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