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某市青少年犯罪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
【6h】

湖南某市青少年犯罪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1.1 调查研究目的

1.2 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调查过程与内容

2.1 调查过程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方法

2.1.3 调查地点与时间

2.2 调查内容

2.2.1 该亥市青少年犯罪的状况调查

2.2.2 该市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调查

2.2.2 该市青少年犯罪的对策调查

2.3 小结

第3章 该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状况及走势分析

3.1 该市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状况分析

3.2 该市青少年犯罪的走势分析

3.2.1 犯罪的主体特征分析

3.2.2 犯罪的主观动机分析

3.2.3 犯罪的行为手段分析

3.2.4 犯罪呈现的类型分析

3.2.5 犯罪的地域来源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该市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分析

4.1 家庭因素分析

4.1.1 家庭亲子教育的弱化与犯罪

4.1.2 家庭的自然结构因素与犯罪

4.2 学校因素分析

4.2.1 素质教育的偏失与犯罪

4.2.2 学生的失学过早与犯罪

4.3 社会因素分析

4.3.1 社会急速转型带来的不利因素与犯罪

4.3.2 社会不良风气与犯罪

4.4 小结

第5章 该市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防治建议与对策

5.1 家庭教育层面的犯罪预防

5.1.1 增进亲情互动强化亲子教育功能

5.1.2 维护家庭结构完整加强子女监管

5.2 学校教育层面的犯罪预防

5.2.1 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完善素质教育

5.2.2 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控制学生流失

5.3 社会管理层面的犯罪预防

5.3.1 强化基层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建设

5.3.2 提高无业闲散青少年就业率

5.3.3 加强娱乐文化市场的环境治理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当前社会建设的一大主题,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病态,长期以来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阻碍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湖南某市,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数量之多、危害之大、性质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究其成因,在家庭因素中,“留守”现象的突出,使传统的亲子教育出现了弱化,在父母角色不到位,隔代教育又难以胜任的情况下,青少年易形成行为模式的偏差;家庭自然结构的残缺、家教方式的不合理,势必会对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学校因素中,仍旧偏重于应试教育,而忽视学生的法制、心理和生理教育,为青少年今后的越轨行为埋下了隐患。再加上高中教育覆盖面过窄,初中学生流失过重导致大批缺少谋生技能的新型农民产生。这部分人在步入社会后,因际遇不顺,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社会因素中,我国改革的深入带来社会的急速转型,使传统的农耕经济模式被打破,造成大量的社会流动人口出现。同时,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的态势,青少年因自我判断能力、调控能力的局限,在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容易导致自我满足方式的异化,使种种违法犯罪行为凸显。针对上述青少年犯罪成因,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预防:在家庭教育中,要增进亲情互动,强化亲子教育功能;维护家庭结构的完整,加强子女监管。在学校教育中,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完善素质教育,并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控制初中学生过早的流入社会。在社会管理中,要强化基层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提高无业青年的就业率以及加强娱乐文化市场的环境治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