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6h】

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回顾及综述

1.2.1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1.2.2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1.2.3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础设施的界定

2.1.2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点

2.1.3 城市群的界定

2.1.4 中心城市的界定

2.2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2.2.1 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作用

2.2.2 基础设施对周边城市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3章 中国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3.1 中国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资本存量整体发展情况

3.2 中国中西部城市2011年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空间分布情况

第4章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设计

4.1.1 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的构建

4.1.2 样本选择

4.1.3 变量说明

4.1.4 空间滞后变量的构建

4.2 描述性统计

4.3 计量模型回归估计

4.3.1 基础设施投资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3.2 考察城市间距离为100公里以内的空间溢出作用

4.3.3 考察不同城市距离的空间溢出作用

第5章 政策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西部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占据地理优势的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了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采取城市群战略以期通过培育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及腹地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本,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最主要的投资形式。那么,当前被中西部地区广泛采用的城市群政策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中西部城市群的基础设施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周边及腹地地区经济发展?在实行城市群政策的同时是否还应采取其他辅助政策?
  本文基于增长极的扩散回流理论,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中国中西部所有1584个县市(西藏除外)基础设施与城市本身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周边和腹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对基础设施、城市群及中心城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增长极的扩散回流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群基础设施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接着,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构建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影响模型,运用2003年到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对城市自身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对周边城市的溢出效果受距离影响;周边城市基础设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群县级单位基础设施显著抑制了其他城市群县级单位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差异主要受不同类别城市之间产业互补情况以及对资源的竞争情况影响。最后,本文在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中西部城市群政策的实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