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6h】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一般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型水灾害

2.1.2 公民参与

2.1.3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

2.2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理论依据

2.2.1 善治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驱动因素

2.3.1 公民参与是弥补政府有限性的必然选择

2.3.2 公民参与是纠正失范行为的自救表现

2.3.3 公民参与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

第3章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初步实践

3.1.1 防灾知识宣传有所加强

3.1.2 灾害信息传递趋于广泛

3.1.3 公民自发救援队伍逐步扩大

3.1.4 社会组织灾后援建更加有力

3.2 我国现阶段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主要问题

3.2.1 公民参与主动性缺失

3.2.2 公民参与渠道不畅

3.2.3 公民参与缺乏政府引导

3.2.4 公民参与多呈无组织状态

3.2.5 公民参与方式有限

3.3 我国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制约因素

3.3.1 救灾观念存在缺陷

3.3.2 参与制度不健全

3.3.3 经济条件不利于参与

第4章 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4.1 国外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的基本经验

4.1.1 美国的经验

4.1.2 日本的经验

4.1.3 澳大利亚的经验

4.2 国外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的经验借鉴

4.2.1 严格的法律约束

4.2.2 有效的政府引导

4.2.3 社会大减灾观的树立

第5章 强化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路径

5.1 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

5.2 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

5.3 培育社会救灾组织

5.4 丰富公民参与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城市型水灾害给城市带来了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制约着城市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公民参与在弥补政府有限性和纠正公民自身失范行为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研究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是对善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深化,对于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公民利益和政府形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公民在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灾害宣传和救灾支援方面都有所加强。然而,由于救灾观念存在缺陷、参与制度不健全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等因素,我国公民参与缺乏主动性、制度性、组织性和多样性。
  在国际社会,诸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公民参与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发达国家严格的法律约束、有效的政府引导,以及社会大减灾观的树立等都成为我国推进公民参与城市型水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借鉴。吸取这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公民参与的路径:一是提高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参与主动化;二是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实现参与制度化;三是培育社会救灾组织,实现参与组织化;四是丰富公民参与方式,实现参与多样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