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娄底市下团古村落空间格局保护与发展研究
【6h】

娄底市下团古村落空间格局保护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言

1.1 故乡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山水环境与文化内涵

2.1 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情况

2.2 文化内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格局解读

3.1 村落选址

3.2 整体形态

3.3 河道水系

3.4 传统道路

3.5 公共空间

3.6 节点标志

3.7本章小结

第4章 古村落空间格局视角下的民居

4.1 下团村干栏式民居概况

4.2 民居建设场地的选择

4.3 依山就势、灵巧多变的建筑组合

4.4 经济实用的建筑技术

4.5 民间装饰艺术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活态保护与发展策略

5.1 下团古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5.2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5.3 总体保护框架及具体措施

5.4 下团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背景分析

5.5旅游开发定位与策划

5.6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思辨

5.7 本章小结

结论

1. 主要研究成果

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个民族的寻根意识和文化回归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然,这是推动和延续一个民族最为深厚的力量。
  处于雪峰山脉东侧奉家山区的下团村是奉氏族人聚居形成的古村落,因为近年来紫鹊界梯田风景区的开发,其隐居上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村落形态、建筑工艺等逐渐为世人所了解,被誉为“古桃花源”。长期以来,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加之环境闭塞、交通条件的限制,下团村逐渐破落与衰败,而数量众多又处在经济落后的山区古村落中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带着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深情,笔者选取下团古村落进行了多次调研走访写下了这篇论文。
  本文第一章是绪言,系统介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写的是下团古村落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内涵,概况下团村的山水环境及社会经济情况,介绍奉氏族人隐居的历史文化渊源,梯田文化的诞生,传统民俗文化展现以及宗族制度的传承。
  第三章展现下团古村落的空间格局。通过对下团村山林、田地、祠堂、民居、古井乃至古鱼塘等构成村落整体空间格局的要素实地调研、测绘,挨家挨户走访,从宏观到微观,把这个村子放进特定的历史环境容器中,将其分解成六个层面来研究,分别是:村落选址、整体形态、河道水系、传统道路、公共空间以及节点标志。本章会结合第二章村落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内涵,更加清晰地表述下团古村落空间格局的生长和演化并至最终形成的过程。
  第四章讲述古村落空间格局视角下的民居。下团古村落有保存相当完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记载了民族融合阶段当地的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和建筑工艺等历史信息,反映了地方性建筑文化和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显著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价值,古建筑群特有的结构形制、布局方式、工艺技术等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当今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古村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序的传承与发展便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是在对下团古村落进行详尽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确定保护与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开展物质空间和民俗文化方面的活态保护,并根据下团古村落所处的环境与综合的禀赋条件来确定其重点发展方向即旅游开发,最后阐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