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混凝土单侧模板体系经济性设计及其实施控制的研究
【6h】

混凝土单侧模板体系经济性设计及其实施控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2章 模板及支架体系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

2.1 模板工程的概述

2.2 模板及支架体系设计的要点分析

2.3模板及支架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经济性设计研究

3.1 单侧支模施工技术的探讨

3.2 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经济性设计思路

3.3 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经济性设计方法研究

3.4 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经济性设计过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侧支模体系经济性施工的控制

4.1 单侧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

4.2单侧支模经济性施工技术的过程控制

4.3 单侧模板体系的细部构造处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经济性设计实证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经济性设计的应用

5.3 单侧支模体系的经济性施工

5.4 单侧支模体系经济性设计方案的效益分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针对地下工程现浇混凝土外墙由于场地受到限制而使模板工程无法达到工作面要求的情况,施工单位通常采用坑壁作为外墙外膜而单侧模板系统作为其内模的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受限的问题,且能达到很好的施工效果。但是目前对单侧模板体系的研究仅限于实际工程的应用,且往往以经验为主形成设计方案,偏于保守,存在制作的浪费,提高了成本。因此,对单侧模板体系需进行系统地理论分析,从而总结出其经济性设计的方法,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本文在常规双侧模板体系设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单侧模板体系的经济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相应的受力模型,设计计算得出体系各构件经济布距的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对常规双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包括设计的原则、相关规范的要求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单侧模板体系的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通过系统地分析混凝土单侧模板体系的施工工况,并结合实际工程中体系各构件在施工时的受力状况及传力原理,建立相应的受力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最不利受力情况,成功建立适用于经济性设计的力学模型。
  (3)以价值工程原理为理论依据,对单侧模板体系的经济性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基于价值工程原理,提出使体系各构件在满足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达到极限状态的经济性设计方法。解析了单侧模板体系在经济性设计下的次楞、主楞及三角支架的经济布距以及地脚螺栓布距同支架经济布距时其最小直径的计算方法。
  (4)运用分析得出的经济性设计方法对单侧模板工程中面板、次楞、主楞及三角支架常用材料进行经济性布距的设计,制作出各构件经济布距表,以供实际工程直接应用,减少设计成本。
  (5)围绕经济性设计条件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实施过程控制的方法,即严格控制构件材料的截面、力学性能以及各构件在实施时的变形与位移,使其强度及变形、位移在要求范围内,保证经济性设计方案的实现。并结合工程实例,直接采用经济布距表中的数据运用于实际施工,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充分应证经济性设计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