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感知需求的当代建筑空间的不确定性研究
【6h】

基于感知需求的当代建筑空间的不确定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不确定性之于信息时代

1.1.2 时代背景下人的不确定性感知需求

1.1.3 不确定性的感知需求之于建筑

1.1.4 空间之于不确定性

1.1.5 课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1.2.1 总揽全局,立足当代

1.2.2 空间类型范围

1.2.3 感知需求

1.2.4 空间的不确定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与实践结合法

1.4.2 案例收集

1.4.3 观察法与调研法

1.4.4 归纳法

1.4.5 对比分析法

1.5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空间设计趋向不确定性的驱动与演进

2.1 空间设计趋向不确定性的思想驱动

2.1.1 不确定性的哲学起源

2.1.2 自然科学对不确定性的反证

2.1.3 文学艺术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革命

2.1.4 建筑思潮趋向不确定性的设计革新

2.1.5 人不确定性感知需求的本质动力

2.2 空间设计趋向不确定性的发展演进

2.2.1 1960s反理性的空间设计宣言

2.2.2 新陈代谢派对生长空间设计的初步探索

2.2.3 1980s解构主义的重组空间设计体系

2.2.4 2000s至今感知需求不确定性的空间设计实践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感知需求的不确定性分析

3.1 空间感知逻辑的转变

3.1.1 空间感知逻辑

3.1.2 传统的空间感知逻辑

3.1.3 空间感知逻辑的当代转变

3.2 空间感知的具体进程

3.2.1 意识初选下的空间秩序感知

3.2.2 第一视知觉要素——空间界面与形态的感知

3.2.3 行进中动态的空间距离感知

3.2.4 穿梭中变换的空间关系感知

3.2.5 终极的空间状态感知

3.3 不确定性的空间感知需求

3.3.1 反轴线与中心的空间秩序感知需求

3.3.2 弱化实体空间界面的感知需求

3.3.3 消除或扩大空间形态差异性的感知需求

3.3.4 多重空间距离的感知需求

3.3.5 强调关联性空间关系的感知需求

3.3.6 时间与情感共融的空间状态感知需求

3.4 不确定性的空间感知需求对人心理行为的影响

3.4.1 空间行为意识的随机状态

3.4.2 多感官的充分调动

3.4.3 不确定性的空间特性评价

3.5 空间不确定性设计的分析研究因素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设计的不确定性研究

4.1 空间秩序的不确定性设计

4.1.1 空间秩序不确定性的设计逻辑

4.1.2 无轴线与反中心

4.1.3 游历路线的多种变化可能性与选择性

4.1.4 策略小结

4.2 空间界面的不确定性设计

4.2.1 空间界面不确定性的设计逻辑

4.2.2 弱化界面材质的视觉表现

4.2.3 建造手段营造的不确定性

4.2.4 策略小结

4.3 空间形态的不确定性设计

4.3.1 空间形态不确定性的设计逻辑

4.3.2 缩小整体差异性,界面、结构一体化

4.3.3 扩大局部差异性,跳跃的形与不定的态

4.3.4 策略小结

4.4 空间距离的不确定性设计

4.4.1 空间距离不确定性的设计逻辑

4.4.2 同一空间距离的多重性

4.4.3 个性与文化差异导致的特殊空间距离需求

4.4.4 策略小结

4.5 空间关系的不确定性设计

4.5.1 空间关系不确定性的设计逻辑

4.5.2 既相互分离又可局部关联

4.5.3 既相互交叉又可各自独立

4.5.4 包含空间的位置不稳定性

4.5.5 策略小结

4.6 空间状态的不确定性设计

4.6.1 空间状态不确定性的设计逻辑

4.6.2 未完成的空间状态

4.6.3 时空的混乱与不定的行为心理

4.6.4 策略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不确定性的拓展研究与实践应用

5.1 地景分形下的空间形态不确定性——张家界博物馆方案设计

5.2 动态多重性的空间距离——2014梅溪湖国际建筑展可移动的“模数盒子’’

5.3 可变与包容性的空间关系——长沙市坪塘中学方案设计

5.3.1 可变与包容性的空间关系

5.3.2 细节空间关系

5.4 时空交错的空间状态——中国书院博物馆的当代解读

5.4.1 尊重历史、延续传统的空间布局状态

5.4.2 “斋”的空间原型,时空交错的空间状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1.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建筑空间的辩证关系

2.空间不确定性的创新设计策略总结

3.展望

3.1 可能产生的影响

3.2 可能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设计

致谢

展开▼

摘要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则,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感知。人主宰着世界,是万物的主体,人感知需求的不确定性是世界发展的本质动力,推动着人类各学科的发展。当理性哲学遭到质疑,便催生了非理性哲学;自然科学受其影响不断向确定性的宇宙观发起挑战,证明了世界的相对性;文学艺术突破思想的禁锢,走向无意识的自由创作……世界被颠覆,机械的、绝对的工业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不确定性的信息时代成为未来的主宰。
  建筑是时代的载体,因为人而有了存在的意义,并成为人类不断征服和变革的对象。人们竭力创造更加优秀的建筑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生存、生产、生活需要,然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恍然发现,工业革命时期创造的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终究不能成为永恒,它从当初的繁盛一路走来,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却造成了很多不可逆的问题。钢筋混凝土筑造的城市割裂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亲密关系,使人情淡薄,生态失衡,三者的关系亟待通过建筑来改善。我们需要突破理性的设计原则,在不确定的信息时代,用不确定的视角审视当代人的感知需求,预测人可能性的心理行为,并将其整合到设计中,使建筑更具弹性和生命活力。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是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本质特征,建筑的不确定性实质上就是空间的不确定性。人是空间的行为主体,空间的不确定性与人的空间体验的不确定性紧密相关。不确定性的感知需求产生不确定性的心理行为,进而塑造不确定性的建筑空间,行为创造了空间,在空间体验的过程中空间路径、轴线与中心构成的空间秩序、视觉感知的重要因素——空间界面、界面延续构成的空间形态、空间里容纳的交往距离、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是影响人感知的主要方面,它们的表现特征也是人对空间特性做出评价的关键点。当代空间的不确定性便是上述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综合表现。空间的不确定性考虑了人感知需求、心理行为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设计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调节、甚至化解与人与自然、社会的种种问题,不仅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