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前板桩后高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6h】

前板桩后高桩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 概述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的研究目的

1.4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工程背景介绍及模型的建立

2.1有限元基本思想

2.2工程结构中的非线性问题

2.3 工程背景及概况

2.4模型的建立

2.5模拟步骤

2.6初始应力场的考虑

2.7小结

第三章前板桩后高桩护岸结构计算结果分析

3.1护岸结构与土位移分析

3.2土压力计算结果

3.3结构内力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前板桩后高桩支护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4.1影响因素分析

4.2本章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5.2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对新型支护结构的需求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日益迫切,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空间组合支护结构是新型支护结构发展的大方向。而对于前板桩后高桩支护结构这一种新型空间组合支护结构,其桩土作用机理、受力变形特征的研究还较少,工程技术人员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受力特点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分析其受力和变形特征,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某港码头护岸工程为实例,研究前板桩后高桩支护结构在开挖、回填及上部堆载作用下桩土作用机理及受力变形特征。
   本文针对新型支护结构发展的需要,归纳了几种新型支护结构型式,对其适用范围和作用特点进行总结,并综述了桩基码头结构—土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结合码头护岸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和平面分析方法,建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并通过对前方港池开挖、后方土体回填及上部堆载三个加载过程的模拟,探讨前板桩后高桩支护结构在开挖、回填及上部加载作用下桩土作用机理及受力变形特征。
   通过对前板桩后高桩结构的承台及桩体的位移、后方土体位移场的分析,以及桩体在各个阶段所承受的土压力的探讨,初步分析了各加载步骤下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特征。
   通过对桩身弯矩、轴力、剪力以及承台应力、弯矩的分析,探讨了结构的受力特性。
   最后分析了各加载步骤下结构各影响因素如前板桩桩径、后排桩桩间距、前后排桩间距、桩间土压缩模量等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向黎;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 学科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利平;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656.113;
  • 关键词

    前板桩; 后高桩; 支护结构; 受力分析; 桩基码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