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科学发展观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
【6h】

论科学发展观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到科学发展观

2.1 社会主义本质论

2.1.1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2.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2.1.3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意义

2.2 科学发展观

2.2.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2.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2.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2.3 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2.3.1 相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

2.3.2 相同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

2.3.3 相同的任务规定:发展生产力

2.3.4 相同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

3.1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

3.2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的以人为本思想

3.3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共同富裕思想

3.4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

4.1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

4.1.1 科学发展观促进了发展理念的创新

4.1.2 科学发展观彰显了发展模式的深化

4.1.3 科学发展观达到了发展目标的创新

4.1.4 科学发展观更加明确了发展生产力的维度

4.2 科学发展观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的公平正义思想

4.3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4.4 科学发展观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有关“人”的思想

第五章 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5.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发展生产力

5.2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5.3 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同的。任何社会形态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初期,由于受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不成熟性、不发达性所制约,不可能完全充分地反映出该社会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必然会在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与发展。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全面、深刻、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是一个层次结构系统,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层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层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层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拓宽了一条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做出精辟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理论成果。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内涵和指导意义,揭示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共同的理论渊源:实事求是是相同的思想基础;发展生产力是相同的任务规定;共同富裕是相同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共同富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不断开拓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有关“人”的思想。
   本文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目的就是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走向进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