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造纸空间:学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6h】

建造纸空间:学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综述及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对象、框架与问题侧重点

二、书的源起及形态变迁

(一)书籍

(二)中国早期存在过的书的形式

(三)书的形态的变迁

三、儿童书籍的多重考察

(一)儿童书籍的市场考察

(二)儿童书籍的形态考察

(三)儿童书籍的设计考察

四、纸空间:故事是从一张纸开始的

(一)纸的张力

(二)纸的空间形态

(三)纸空间的扩张

五、感官交互:学龄儿童书籍的阅读空间塑造

(一)学龄儿童进入具体阅读运算阶段

(二)学龄儿童阅读空间的五感交互器

六、角度:学龄儿童书籍的心理空间塑造

(一)学龄儿童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心理学分析

(二)儿童们所感知的就是他们所看到的

(三)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媒介空间塑造对儿童审美心理的影响

七、建造:学龄儿童书籍设计的结构、形式空间塑造

(一)纸媒介在学龄儿童书籍设计创意空间中的展现

(二)纸媒介在学龄儿童书籍设计版式空间中的展现

(三)纸媒介在学龄儿童书籍设计色彩空间中的展现

八、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书籍是学龄儿童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并将其转化成为主观精神世界的有效桥梁,它可以引领学龄儿童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通过眼、脑、四肢的协调配合,逐步提升学龄儿童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化身千万,润物无声。
  如今电子媒介以及信息媒体盛行,在他们的冲击下,纸质书籍已经变的极具弱化了。但是只有物化呈现出来的书籍形态才会真实的体现书籍的存在感,将书籍设计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文化价值的艺术品,从“信息容器”中解脱出来,发掘其作为“物”的本质属性,其表现力和多样化与读者进行感官上的交互,这些都是最真实存在的感受。书籍建构于人的思想之上,有着作者为读者建构的信息空间;外形是我们可观可触的物质空间,将这两个空间与学龄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结合,突破固有的书籍装帧模式,充分关注、发挥介质物——纸张的特性,把纸张融入到整体书籍装帧设计中来,建造一个超越想象的、超越书籍本身所容纳的知识量的“纸空间”书籍形态。通过对纸张的运用和塑造,力求在书籍设计中创造出纸空间的视觉奇迹。使书籍不仅仅能够提供阅读价值,更能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
  整篇论文分为第一章绪论、六个内容章节以及最后结论。在绪论中对纸空间和学龄儿童书籍设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综述了纸质书籍的重要性以及书的形态变迁;第三章阐述了儿童书籍的多种考察形式;第四章主要解析了纸张作为书籍介质的必要性和纸张本身的外延灵活性;第五章结合学龄儿童的感受进行书籍与儿童的感官交互研究;第六章主要是站在学龄儿童的角度去解析书籍设计需要注重的儿童心理美的倾向;第七章主要讲的是从创意、版式和色彩三方面谈纸介质是如何建造学龄儿童书籍的纸空间的;最后在结论中总结出整个课题研究的结论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