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践体系建构
【6h】

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实践体系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3.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与内涵: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理论探讨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程

2.1.2 工程与道德

2.1.3 工程伦理学

2.1.4 工程伦理教育

2.2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

2.2.1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定义

2.2.2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三大核心目标

2.2.3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2.3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2.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2.3.2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第三章 现状与问题: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实证分析

3.1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主要问题

3.2.1 认识问题

3.2.2 体制问题

3.3.3 教育培养问题

第四章 运作与路径: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实践体系建构

4.1 组织管理体系

4.2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4.2.1 课程体系

4.2.2 教学模式

4.3 宣传教育的运作与途径

4.3.1 宣传发动与教育培训并举,提高教职员工认识

4.3.2 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核心,构建“二课堂”活动体系

4.3.3、合力建设网络阵地

4.3.4 结合校园文化,开展渗透式教育与宣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

附录B 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地”,高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日益增多。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活动的主体,他们对待伦理责任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未来工程能否造福于人类社会。开展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工程伦理意识、工程伦理责任和工程伦理决策能力的未来工程师,日益成为工程教育的内在目标,也是当前高等院校道德责任教育的重大课题。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定义、目标、方法与途径等基本命题,并在对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作为主体开展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实践范式。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为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概述。本章通过对工程、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教育等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定义、三大核心目标及主要方法和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必要延伸和生动途径。第三章为我国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和主要问题。通过对全国五十余所理工科高校的在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总结了我国高校当前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问题主要有认识问题、体制问题、教育培养问题三个方面。第四章主要研究高校作为主体开展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从组织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宣传教育的运作与途径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