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研究
【6h】

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后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历程

1.2.1 国外后评价发展历程

1.2.2 国内后评价发展历程

1.3 后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1.3.1 评价方法理论方面

1.3.2 评价指标方面

1.4 本文技术路线、研究思路、内容方法、结构安排

第二章 水利工程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2.1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1 后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2.1.2 后评价指标分析研究

2.2 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研究

2.2.1 成功度法

2.2.2 逻辑框架法

2.2.3 综合比较分析法

第三章 项目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社会经济

3.3 工程地位与作用

3.4 工程建设任务与设计标准

3.5 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3.6 主要技术指标

3.6.1 防洪工程设计

3.6.2 治涝工程设计

3.6.3 非工程措施设计

3.6.4 金属结构

3.7 主要经济指标

3.8 工程特性表

第四章 工程建设过程评价

4.1 前期工作评价

4.1.1 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价

4.1.2 项目初设及评价

4.1.3 项目前期工作评价

4.2 建设实施评价

4.2.1 施工准备评价

4.2.2 建设实施评价

4.3 生产准备评价

4.4 验收工作评价

4.5 投入运行管理评价

4.5.1 工程运行管理体制评价

4.5.2 工程管理评价

第五章 工程防洪效益评价

5.1 防洪效益计算理论

5.1.1 防洪效益分析

5.1.2 防洪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5.1.3 社会效益分析

5.2 保护区防洪减灾效益计算

5.2.1 保护区概况

5.2.2 保护区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计算

5.2.3 保护区防洪减灾间接经济效益计算

5.2.4 保护区防洪减灾经济效益

5.2.5 社会效益

5.3 防洪效益评价结论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6.1 工程环境影晌评价情况调查

6.1.1 工程环评概况

6.1.2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6.2 环境措施保护设计

6.2.1 施工区环境保护设计

6.2.2 工程占地及居民拆迂保护设计

6.3 环境保护管理与环境监测

6.3.1 环境保护管理

6.3.2 工程环境保护防治措施

6.4 工程环境保护防治措施实际执行情况

6.5 评价结论及建议

6.5.1 结论

6.5.2 建议

第七章 水土保持评价

7.1 工程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7.1.1 宁远县水土流失现状

7.1.2 工程影响区域水土流失特征

7.2 工程水土保持评价情况调查

7.3 工程水土保持控制措施执行情况

7.3.1 工程水土保持主要控制措施

7.3.2 工程水土保持控制措施执行情况

7.4 评价结论及建议

第八章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评价

8.1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分析

8.1.1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情况

8.1.2 项目影响调查

8.1.3 项目影响分析

8.2 项目影响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8.2.1 移民安置措施

8.3 移民安置机构与职责

8.4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执行情况

8.4.1 移民工作实施进展情况

8.4.2 移民心理及申诉与抱怨

8.4.3 脆弱群体的扶持

8.4.4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8.5 征地拆迂工作的评价

第九章 社会影响评价

9.1 项目的社会环境影响

9.2 项目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9.3 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及水环境的影响及评价

9.4 社会影响评价结论

第十章 项目目标与可持续影响评价

10.1 项目目标评价

10.1.1 原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

10.1.2 适应性评价

10.2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10.2.1 持续运行的外部条件

10.2.2 持续运行的内部条件

10.3 项目成功度及可持续性评价

10.3.1 项目成功度评价

10.3.2 项目持续性评价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选取湖南省洪水管理项目中的子项目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比较法和成功度法对其进行后评价。后评价包括过程、防洪效益、环境影响、水土保持、移民安置、社会影响、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等方面内容,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针对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内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对本项目的建设过程、运行管理工作的程序和质量分别进行分析评价,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2)将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的防洪效益划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经济效益的计算值作为本项目的防洪效益值,用定性方法分析了社会效益。得出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的2013年直接经济效益为945万元,采用系数法估算得出本项目的间接经济效益为198万元。
  (3)分析了本项目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的影响,提出了应当采取的措施,并且对比了实际工程中执行措施的情况,以此来进行了本项目的环境、水土保持、征地移民安置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环境、水土保护措施实施到位,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无遗留问题,并对以上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4)在分析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建成后对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对本项目的社会影响进行了评价;在分析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建成后对原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持续运行的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目标和可持续性开展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项目实施后的社会影响积极、良好,项目对原定目标的实现程度较高,项目的可持续性良好。
  后评价总结果表明:宁远县城市防洪工程保障了宁远县防洪排涝安全,其前期工作扎实成功,实施过程规范有序,生产准备完善,验收理想,运行管理规范标准,项目运行状况良好,防洪效益显著,环境保护措施实施到位,促进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彭颖;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 学科 水利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国华,陈志江;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防洪工程;
  • 关键词

    防洪工程; 建设周期; 项目后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