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多巴胺、亚硝酸根离子、尿酸的检测
【6h】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对多巴胺、亚硝酸根离子、尿酸的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纳米材料的概述

1.1.1 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

1.1.2 功能化纳米材料

1.2 多巴胺及其相关物质的检测意义

1.3 多巴胺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常规分析方法

1.3.2 电化学分析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离子液体-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灵敏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离子液体-二氧化钛纳米溶胶材料的制备

2.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2.3.2 DA在IL-TiO2/GO复合物上的电化学行为

2.3.3 传感界面的电催化机理

2.3.4 实验条件优化

2.3.5 pH值对DA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2.3.6 扫描速率对DA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2.3.7 分析性能

2.3.8 重现性的测定

2.3.9 干扰物测定

2.3.10 稳定性的测定

2.3.11 实际样品的测定

2.4 小结

第三章 立方体AgNPs-PDDA/GO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多巴胺和亚硝酸根的同时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功能化银纳米粒子的制备

3.2.3 修饰电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传感界面表征

3.3.2 修饰电极的伏安特性

3.3.3 电催化氧化DA和NO2-

3.3.4 pH值和扫速的影响

3.3.5 多巴胺和亚硝酸根离子的性能测试

3.3.6 干扰物的测定

3.3.7 重现性的测定

3.3.8 稳定性的测定

3.3.9 样品的测定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SDBS功能化氧化石墨烯/金属氧化物修饰玻碳电极超灵敏检测尿酸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SDBS-GO复合材料的制备

4.2.3 SDBS-GO/CuO-Cu修饰电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2 SDBS-GO/CuO-Cu的电化学活性

4.3.3 SDBS-GO/CuO-Cu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

4.3.4 UA在修饰电极上的DPV特性

4.3.5 条件优化

4.3.6 扫描速率对UA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4.3.7 分析性能

4.3.8 重现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4.3.9 干扰物的测定

4.3.10 实际样品的测定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体体液中的多巴胺、亚硝酸根离子、尿酸等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含量的异常经常会引起代谢机理的变化。如多巴胺浓度的变化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亚硝酸根离子一方面会导致血红蛋白的氧化,另一方面会促进或抑制多巴胺的释放;尿酸含量异常则会导致系列代谢疾病的产生。本论文结合功能化纳米材料,运用电化学方法实现了多巴胺、亚硝酸根离子、尿酸的灵敏检测,具体工作如下:
  (1)将氧化石墨烯(GO)滴涂到玻碳电极(GCE)的表面,再通过电沉积方法自组装上已经制备好的离子液体(IL,[BMIM]BF4)-二氧化钛(TiO2)纳米材料,形成了离子液体-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IL-TiO2/GO)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修饰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差分脉冲伏安(DPV)和循环伏安(CV)法探讨了不同修饰电极对多巴胺(DA)的电催化活性,发现IL-TiO2/GO/GCE比GO/GCE,TiO2/GO/GCE对DA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在0.10mol/L的PBS缓冲溶液(pH=6.0)中,该IL-TiO2/GO/GCE修饰电极检测DA的线性范围为8.0×10-9~6.0×10-5mol/L,检测下限达到9.62×10-10mo/L(S/N=3)。此外,IL-TiO2/GO/GCE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已成功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DA的检测,其回收率达到98.6%~103.2%。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较,二者测定结果大致相同。
  (2)以聚二烯二甲基氯化铵(PDDA)为保护剂和还原剂,结合氧化石墨烯(GO),制备了立方体银纳米颗粒(C-AgNPs)复合膜,修饰于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C-AgNPs-PDDA/GO/GCE。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修饰膜的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纳米复合膜对多巴胺(DA)和亚硝酸根离子(NO2-)的循环伏安(CV)行为,发现C-AgNPs-PDDA/GO复合膜对DA和NO2-表现出显著的电催化氧化活性。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发现C-AgNPs-PDDA/GO修饰电极检测DA和NO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0.300μmol/L、0.300~300.0μmol/L和30.0~2300.0μmol/L,检测下限分别为9.8nmol/L和12.6μmol/L(S/N=3)。且C-AgNPs-PDDA/GO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DA和NO2-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7.4~104.2%和98.0~102.8%。与分光光度分析法相比较,两者测定结果一致,说明该修饰电极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3)将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SDBS-GO),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SDBS-GO/GCE,再通过电沉积自组装上氧化铜-铜(CuO-Cu),得到SDBS-GO/CuO-Cu/GCE。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GO/GCE、SDBS-GO/GCE以及SDBS-GO/CuO-Cu/GCE修饰电极的微观形貌。由于SDBS-GO与CuO-Cu的协同作用,该SDBS-GO/CuO-Cu/GCE修饰电极对UA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性能。在0.10mol/L、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该修饰电极对UA在浓度为2.0×10-8~6.0×10-6mol/L和6.0×10-6~166.0×106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04×10-8mol/L(S/N=3)。此外,该SDBS-GO/CuO-Cu/GCE修饰电极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人体血清样品中UA的分析检测,回收率可以达到96.0%~103.8%。与常规的尿酸酶试剂盒法相比较,测定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