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及其沿线土地溢价回收测算研究
【6h】

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及其沿线土地溢价回收测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的影响研究

1.3.2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影响的研究

1.3.3 城市轨道交通溢价回收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溢价形成机理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土地公共增值理论

2.1.3 溢价回收理论

2.2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及特征

2.2.1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2.2.2 城市轨道交通特征

2.3 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性分析

2.3.1 外部性识别

2.3.2 外部性利益归属

2.4 沿线土地溢价形成机理

2.4.1 城市轨道交通的溢价回收对象

2.4.2 溢价形成机理

2.4.3 沿线土地溢价形成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构建

3.1 溢价回收策略选择

3.1.1 溢价回收策略比较

3.1.2 联合开发的内涵

3.1.3 联合开发与项目融资的区别

3.2 联合开发模式分析

3.2.1 联合开发模式类别

3.2.2 适合我国的联合开发模式

3.3 联合开发下溢价回收的实施要点

3.3.1 实施条件

3.3.2 实施路径

3.3.3 溢价回收目标

3.4 联合开发的流程

3.4.1 联合开发的实施步骤

3.4.2 联合开发的组织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溢价回收测算模型

4.1 基于廊道效应原理的测算思路分析

4.1.1 廊道效应的概念

4.1.2 廊道效应形态发展

4.1.3 土地溢价回收的测算思路

4.2 溢价影响范围测算

4.2.1 溢价影响范围研究

4.2.2 影响范围模型的比选

4.2.3 出行成本模型的构建

4.3 溢价作用强度测算

4.3.1 溢价作用强度测算常见模型的比选

4.3.2 特征价格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假设

4.3.3 溢价作用强度测算模型构建

4.4 溢价回收测算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长沙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及西延线项目概况

5.2 溢价影响范围分析

5.2.1 模型参数设定

5.2.2 影响范围计算

5.2.3 结果分析

5.3 溢价影响强度分析

5.3.1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量化

5.3.2 OLS估计

5.3.3 模型检验

5.3.4 结果分析

5.4 土地溢价测算结果与回收效果分析

5.4.1 土地溢价回收测算结果

5.4.2 土地溢价回收实施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轨道交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然而成本巨大、盈利性差、融资难度大等多方困难制约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在建设运营中,许多国家与地区注意到了轨道交通外部性的存在,借助溢价回收的思路,通过各种回收策略将轨道交通建设引起外部效益内部化。其中,对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联合开发的回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作为推动联合开发模式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土地溢价回收测算,则尤显重要。
  本文以外部性理论为出发点,全面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外部性及其利益归属,揭示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溢价形成的机理,为外部性内化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进而以“溢价回收”为主线,在对比国内外主要溢价回收策略后,分析联合开发模式对我国国情的适用性、实施要点,提出联合开发的实施步骤与组织流程,确定了以土地溢价为主的回收目标。同时从廊道效应理论分析了土地溢价测算存在范围与强度两个维度,运用科学计量手段,着重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溢价的测算方法,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溢价影响范围的广义交通成本模型、影响强度的特征价格模型。此后,本文通过对长沙市地铁二号线沿线的实际调查,以289组楼盘数据为样本,引入上述测算模型组,并对特征价格模型中线性、对数、线性-对数模型进行试算,对比结果及检验后,选用拟合效果最好的左对数模型,测算出地铁二号线沿线土地溢价可回收462.69亿元。基于测算结果,模拟地铁二号线采用联合开发模式进行土地溢价回收,得出在2037年即可收回投资的结论。采用策略有无对比,进一步证实城市轨道交通单靠自身难以摆脱亏损,必须要有可持续溢价回收策略介入。
  土地溢价回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本文以联合开发为切入点,构建了联合开发的组织流程,为联合开发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同时运用廊道效应理论—场效应,将溢价范围与溢价强度测算相结合,规避了以往单一测算的局限性,为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地溢价测算及提供了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