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6h】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关于影子银行的研究

1.2.2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1.2.3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二者关系的研究

1.2.4国内外研究评述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第二章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现状

2.1影子银行的界定

2.2.1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2.2.2金融供需结构的变化

2.2.3宏观经济政策的原因

2.3.1银行理财产品

2.3.2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2.3.3委托贷款

2.3.4信托贷款

2.3.5其他影子银行产品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3.1影子银行发展对一般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3.1.1影子银行发展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实施效果

3.1.2影子银行发展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

3.1.3影子银行发展影响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

3.2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3.2.1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2.2影子银行发展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

3.2.3影子银行发展对信贷传导机制的影响

3.3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

3.3.1影子银行发展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3.3.2影子银行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1.1模型的建立

4.1.2变量的选取

4.1.3数据的处理

4.2实证分析

4.2.1单位根检验

4.2.2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4.2.3脉冲响应分析

4.2.4方差分解分析

4.2.5 Granger因果检验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政策建议

5.1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思路

5.2重新调整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

5.3推动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

5.4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5.5鼓励影子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张,据穆迪评级机构测算,2016年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达64.5万亿元。中国的影子银行与欧美影子银行在发展背景及结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欧美影子银行是以资产证券化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是发达金融市场下“直接融资方式”的自主创新。中国影子银行更多是反映市场反抗金融压抑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将银行存贷款业务平行转移到传统银行资产负债表外,是传统银行业“间接融资方式”的新形态。影子银行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自身具有的高杠杆性、低透明度等特点,不仅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不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的实现。 在我国,影子银行产生和快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率双轨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二是金融供需结构的变化;三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不连续性。影子银行的发展,弱化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效果,对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和最终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不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的实现。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ADF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论: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增加了社会总体的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增大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难度;影子银行削弱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其利率上涨的同时会推动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与此同时,影子银行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有一定约束,降低了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受到影子银行更为直接的影响。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应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思路,重新调整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推动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鼓励影子银行持续健康发展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效果,防范影子银行发展带来的诸多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