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家族企业演进及治理模式研究
【6h】

我国家族企业演进及治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改革开放二十年多年来,我国的家族企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已成为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家族企业不仅逐步走出了粗放型的积累阶段,而且为数不少的家族企业己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然而,多数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家族企业普遍遇到了发展瓶颈,影响了家族企业的持续、快速成长。 通常,人们一提到家族企业,往往就会联想到家庭作坊以及与此相关的管理混乱、唯亲是用、家长作风、短命等问题。而且近年来,学术界几乎形成了一种主导观点,即要求家族企业自我否定,放弃家族管理和控制的模式,努力向公众公司转型。然而,中国是一个家族文化传统非常悠久的国家,海外华人企业大量使用家族经营并获得成功的事实,说明了家族制企业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际上,企业也如生物体一样有着其生命周期和个性,并在每个时期都有其发展特征和要求。企业存在着孕育、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呈现出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新特点,从而使企业的生命周期表现为多种类型。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的各阶段都可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而家族企业永葆青春的秘诀在于它们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家族治理模式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效率,特别是在企业初创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族企业的竞争力。但随着家族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家族治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必须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进行改良和优化。 美英模式和德日模式是全球公认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两种经典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德日模式被认为有利于长远发展,因而优于注重短期收益的英美模式; 而到了90年代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德日模式显示出了易被“内部人”控制、效率低下的短处,英美模式又受到青睐;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英美治理模式因决策行为短期化、董事缺乏兢兢业业、经营者阶层的权利日益膨胀、财务腐败丑闻不断等而受到美国理论界和公众非议。近年来,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完全分离,其治理结构既不同于英美模式,也不同于德日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家族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无疑是既有所有权又有经营权的,表现为生产、经营、管理全部为同一家庭成员承担的家族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就出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趋势,欧美的家族企业在达到一定规模时大多实现了这种分离,但华人家族企业即使在规模很大时也不会彻底分离,甚至相反,掌权者家族拥有的所有权己经比例很小的情况下,经营权仍能在掌权者家族中父子相传。本文在进行广泛的文献搜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逻辑推理、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归纳家族企业的特征,从中寻找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现存问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学以及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知识,结合中国特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努力探寻适合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治理模式。 从不同国家的企业治理模式比较来看,任何一种现有的公司治理模式都不能无条件地应用于所有的公司经营环境中,也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治理模式可以单独起作用。家族企业只有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建立起适合其发展进程的治理模式,才是保证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我国当代的家族企业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我国家文化传统异常悠久和浓厚,长期以来形成的家族主义、泛家族主义文化对家族企业的治理存在极大影响。因而在选择企业治理模式时绝不能刻意模仿和盲目照搬,只有很好地适应我国政治、法律、经济、历史、文化等环境因素的企业治理才可能发挥最佳治理效率。

著录项

  • 作者

    王金山;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学科 企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柴定国;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279.245;
  •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公司治理; 企业转型; 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