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家族地区小集镇的发展与变迁——以鄂西南建始县为例
【6h】

土家族地区小集镇的发展与变迁——以鄂西南建始县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土家族生活的武陵山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基因库,然而土家族地区在各自所属的省(市)皆属贫困落后地区。“无商不富”,农村小集镇作为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其发展、兴衰及变迁,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以20世纪为时间设置,选取土家族地区的一个县——建始县为例,以其小集镇的发展与变迁为主线,从微观层面来研究土家族地区小集镇的发展与变迁,从中分析该地区贫困落后的症结所在,同时对其落后的深层原因及未来该地区城镇化道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表达自己的一点浅见。 纵观建始县小集镇的发展历程:晚清,建始县共有大小集镇近40个,它们大部分分布在交通要道上,且有些集镇显示出兴旺繁荣的景象。民国初年,由于县境内军阀混战、土匪抢掠,地方政府长官多由军阀派任或自任,政权极不稳固,导致集镇衰落。抗日战争爆发后,省府西迁恩施,部分学校、机关、商人、军警随迁至县,建始县集镇复苏且得以发展繁荣起来。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恶意的经济政策如大量发行纸币等使集镇市场逐步萧条。新中国建立之初,各集镇稳步发展。随着土地公有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实行,集镇贸易逐步被取消或停止,集镇也随之衰退。改革开放以来,集镇开始呈良性发展态势。 通过对建始县近百年来小集镇发展与变迁历程的回顾与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影响集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来自国家和社会两方面,强有力的国家是集镇健康稳步发展的前提,而强有力的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替代,同样不利于集镇的发展。要使集镇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平衡,即国家在不放弃对政治、经济等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确立,以及国家加大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始县小集镇在这种环境快速发展。展望未来,集镇发展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故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解决的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