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城市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武汉市为例
【6h】

论城市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建设——以武汉市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间的封闭状态不断打破,各民族间的交往接触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偏远的民族地区走入现代化的城市。城市少数民族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分布区域上,都比过去有了历史性的变化;城市中的少数民族数量不断增加,民族关系日趋复杂,城市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不同民族之间因经济利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民族矛盾有所增多。因此,全面认识和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民族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只有正确认识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关系,我们才能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才能深刻认识民族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城市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城市民族关系是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民族问题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和谐社会的基本定义和特征,着重阐述了正确处理城市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以武汉市的城市民族关系为例,力求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 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城市民族与和谐社会。本章介绍了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讨论我国城市民族格局的新情况、新变化;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简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民族关系以及城市民族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武汉市城市民族关系。本章介绍了武汉市的民族情况;分析了武汉市少数民族及民族关系的特点;分析了武汉市城市民族关系影响因素。 第三章:武汉市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实践。详细介绍了武汉市构建和谐城市民族关系的机制及具体做法。 第四章:城市民族关系探讨。本章在分析当前城市民族工作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