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法律和复仇——以“武松杀嫂”为例
【6h】

法律和复仇——以“武松杀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基本问题与研究现状

四、其他说明

第一章 武松为何杀嫂:复仇的产生

一、复仇的基本内涵

二、复仇的产生因素

第二章 重新定位武松杀嫂:复仇的功能

一、复仇的积极功能

二、复仇的缺陷

三、小结:辩证地看待复仇

第三章 武松杀嫂的发生:法律和复仇的初次交锋

一、复仇的调适内容

二、调适内容的“软肋”

三、复仇催生的法律

四、武松杀嫂:从法律救济转向私力复仇

第四章 武松杀嫂后的选择:复仇和法律的再较量

一、追求个体解脱的复仇者

二、追求孝悌圆满的复仇者

三、法律对复仇者的宽宥

第五章 对当代法治国建设的启示

一、发挥法律积极效用的前提:社会稳定

二、遏制法律腐败,推行正当法律程序

三、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引导理性维权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法律与复仇是法理学基本问题之一,其在“法律与文学”领域已有长期的研究。复仇在传统社会曾发挥秩序稳定的作用,但在当代社会中则不为法律所容许。研究法律和复仇的关系,有助于深刻把握复仇的特点、明晰二者的关系,为当代中国法治建设提供借鉴。
  作为制度的复仇,在初民社会时期具有积极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复仇与生俱来的弊病逐渐得以暴露。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复仇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复仇缺陷的显露、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催生了法律制度。但法律制度完全取代复仇制度,并非一蹴而就。在法律产生后,二者进行了不断的博弈。一方面,复仇制度进行了多方面调适,包括经书对复仇规则的细化、复仇转向决斗形式等;另一方面,法律制度自诞生时便具有复仇制度不具备的优势,表现为依托力量强大、功能更为全面等。在复仇之后,中国古代的复仇者多选择自首而非逃走,他们坦然接受法律惩罚,而法律通常也对复仇者予以宽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律让位于复仇,在本质上是法律让位于传统伦理的体现。
  通过对武松杀嫂经典文本的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复仇产生、发展、衰败的原理,并揭示复仇和法律的博弈逻辑和人类转向法治的原因。结论认为,法律应当发挥替代复仇制度的积极功能,包括遏制司法腐败、建立正当法律程序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三个方面的法治建设,有利于减少复仇的发生,也有利于中国法治进程的推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