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研究
【6h】

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有关公共及半公共设施投融资模式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有关高校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有关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2.1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现状

2.2 中国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概述

2.3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特征

第3章 国外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3.1 国外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现状

3.2 国外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经验借鉴

3.2.1 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3.2.2 充分对外开放高校体育资源

3.2.3 高校发达的竞技体育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3.2.4 投融资规模大

3.2.5 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3.2.6 投融资模式多元化

第4章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选择

4.1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选择依据

4.1.1 财政投融资

4.1.2 项目融资

4.1.3 开发高校体育场馆冠名权

4.2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选择原则

4.2.1 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4.2.2 投资——收益平衡原则

4.3 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选择策略

4.3.1 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4.3.2 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渠道的拓展

4.3.3 投融资模式多元化

第5章 案例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投融资模式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方案分析

5.2.1 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特点

5.2.2 政府与学校共建

5.2.4 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5.2.5 对外承包或租赁,功能房冠名权的转让

5.2.6 承办各项大型活动

5.3 方案评估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高校体育场馆设置越来越不堪超负荷使用。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对有限,因此需要依靠现有的投融资手段去改善这一局面。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问题,即如何提高高校体育场馆对资金的吸引力,顺利解决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融资难这一问题。
   本文就我国高校体育场融资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国内外的公共、半公共设施的融资模式,高校基础设施,尤其是高校体育场馆的融资模式进行了总结。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现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机构),都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资金来源单一、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然后分析了国外投融资的模式,归纳出他们场馆投融资的主要模式特点为投融资主题的多元化,以及充分对外开放高校体育资源等。国外高校利用这些方法,使得其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远远高于我国,并为其带来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与国外高校体育场馆相比,有偿开放率十分有限;但潜力巨大,一旦开放,有可能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据此,本文从中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的选择依据、选择原则、选择策略三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投融资模式进行了更进一步探究,目标是通过向社会大众开放体育场馆,增加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以期获得取得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另外,本文还通过对现有的一些有关高校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比如BOT、TOT、PPP、ABS和项目租赁融资等模式的特点和利弊,从而发现,现有的高校体育馆投融资方案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资金的吸引力。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用于体育场馆维护费的融资方案,可以很大程度上其降低维护费用,提高其体育馆的利用率。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的投融资模式为案例,对该体育场馆的维护费用、融资方案进行了实证研究,强调了把多种投融资模式进行兼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