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USB的近红外脑组织血氧检测系统的研制
【6h】

基于USB的近红外脑组织血氧检测系统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有创血气分析

1.2.2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

1.2.3检测脑组织血氧参数的新技术

1.2.4组织血氧参数的近红外无损检测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总体方案设计

2.2传感器设计

2.2.1光源的选择

2.2.2光源驱动电路

2.2.3光电转换器

2.3锁相放大电路设计

2.3.1前置放大

2.3.2带通滤波

2.4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4.1 A/D转换

2.4.2单片机的选择

2.4.3 USB控制器芯片的选择

2.5本章小结

第3章系统通信接口及软件设计

3.1 USB通信模块设计

3.2 USB固件程序开发

3.2.1固件编程的思想

3.2.2硬件提取层-EPPHALC

3.2.3 ISP1581命令接口-ISP1581.C

3.2.4中断服务程序-ISR.C

3.2.5标准设备请求处理-CHAP_9.C

3.2.6主循环-MAINLOOP.C

3.3 USB驱动程序开发

3.3.1驱动程序设计的思想

3.3.2驱动程序开发工具

3.3.3驱动程序的编写

3.4 USB应用程序开发

3.5本章小结

第4章系统性能测试和模型实验

4.1性能测试

4.1.1暗噪声的检测

4.1.2锁相放大抑制背景噪声能力的检测

4.2血液模型实验

4.3在体脑血氧监测

4.3.1实验对象

4.3.2实验方法

4.3.3实验结果

4.4本章小结

第5章总结与展望

5.1全文工作总结

5.2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作为重要的人体生理指标,脑组织的血氧参数可以用于人体大脑功能的测试和相关功能的评估。目前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等技术都可用于血氧参数的无损检测,其中NIRS技术可以对脑氧进行无损、实时、连续的监测,克服了其他技术设备复杂,成本较高,并不适用于对脑氧实时、连续的监测等缺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运动生理研究和脑机理研究等领域。
   NIRS组织血氧检测技术首先在1977年被J(o)bsis提出。在此以后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光电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推进,NIRS组织血氧检测技术也发展迅速。由于传统的NIRS组织血氧检测系统采用的是PCI总线插卡、并口和串口(RS-232)等,而目前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因其易于扩展、高带宽以及安装方便等优点己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现在计算机的各种外设都越来越多地使用USB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相比采用传统接口的NIRS组织血氧检测系统,采用USB接口的系统会更有利于它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基于USB接口的近红外光谱血氧检测系统选用760nm和850nm两个波长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利用运算放大器集成光敏管OPT101作为光电转换器,在满足测量需要的同时也降低了测量噪声,采用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8位单片机MC68HC908SR12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所测信号,并通过USB接口将结果上传给PC机,可以实现无损、实时、连续监测人体组织的血氧参数。
   系统的控制程序分为两个部分:上位机程序和下位机程序。上位机程序是PC机上的USB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主要负责建立与单片机的USB通信,发送控制指令和接受数据,同时显示和保存数据。下位机程序是指单片机上的USB固件程序,主要负责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建立与PC机的USB通信并上传采集的数据。
   本文在人体组织光谱学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NIRS技术解算组织血氧参数的理论方法即用修正的朗伯-比尔定律求解组织的血氧参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NIRS技术和USB接口技术改进近红外光谱血氧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采用该方案的系统具有安装方便、即插即用的优点,通过实现人体组织血氧参数无损、实时、连续的监测,可广泛应用于脑功能检测等各个领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