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归元禅寺空间发展研究
【6h】

武汉归元禅寺空间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古代汉传佛教建筑及布局研究

1.4.2 当代汉传佛寺建筑及布局研究

1.4.3 有关归元禅寺的研究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归元禅寺空间发展关联要素

2.1 宗风基础

2.1.1 宗风特点

2.1.2 住持发展理念

2.2 用地条件

2.3 历史变迁

2.3.1 创办历程

2.3.2 历史社会功能

2.4 当代发展动因

2.4.1 人们的精神需求

2.4.2 佛教改革的促进

2.4.3 政策的支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归元禅寺建筑与环境现状分析

3.1 归元禅寺保护扩建工程规划方案概况

3.1.1 昌明大师规划愿景

3.1.2 保护扩建工程规划方案概述

3.1.3 北京古建院规划方案解析

3.2 归元禅寺的空间格局

3.2.1 现状区位概况

3.2.2 现状空间布局

3.3 归元禅寺的建筑功能与形式

3.3.1 归元禅寺现状功能

3.3.2 归元禅寺建筑形式

3.4 归元禅寺的空间环境氛围

3.4.1 周边用地环境

3.4.2 寺庙内部环境

3.5 武汉归元禅寺现状存在的问题

3.5.1 现状建设与原规划方案的对比分析

3.5.2 归元禅寺现状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归元禅寺空间发展优化建议

4.1 当代佛教寺庙空间发展解析

4.1.1 寺院功能的增加调整

4.1.2 建筑形式的创新

4.1.3 地域性及节能环保理念的实践

4.1.4 室内外景观的教化

4.2 归元禅寺空间发展定位、目标及原则

4.2.1 空间发展定位

4.2.2 空间发展目标

4.2.3 空间规划原则

4.2.4 归元禅寺空间规划优化方案

4.3 归元禅寺功能结构的调整

4.3.1 教育弘化功能的完善

4.3.2 弘法利生功能的完善

4.3.3 综合办公用房的增设协调

4.3.4 居士及义工住宿的增设

4.3.5 停车空间的调整

4.4 归元禅寺空间序列的组织

4.4.1 道路交通组织

4.4.2 步行空间序列

4.5 归元禅寺建筑形式的协调

4.5.1 传统建筑的保护

4.5.2 新建建筑的控制

4.6 归元禅寺空间环境的改善

4.6.1 周边用地环境

4.6.2 寺庙园林布局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结语

5.2 展望

致谢

论文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佛教精神的殊胜之处在于辅助教化。但是我国近代以来,寺庙主要成了百姓烧香祈福偿愿之所,佛教精神不再。同时,处于转型期的传统佛寺亦面临着当今时代的挑战,其内部空间结构亟需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善。本课题选取武汉归元禅寺作为研究对象,将人们精神需求置于首位,以塑造顺应时代兼具佛教内涵的当代佛寺为目的,对其空间建设提出改善优化建议。
  本文首先对归元禅寺历史情况进行详细的考证,明确了归元禅寺宗风特点、空间格局特点、其兴衰演变以及历史上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为归元禅寺对传统精神的传承提供依据。后通过对佛学、社会学及政府政策等方面资料的分析,总结得出归元禅寺当代发展所具备的推动因素,为归元禅寺未来空间发展指明方向。随后,对所收集的归元禅寺相关规划案例及管理者规划愿景相关资料进行评析,得出规划方案中值得借鉴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记录等实地调研方法,具体考证归元禅寺现状建设及建筑使用情况,得出归元禅寺现状空间格局、建筑功能与形式、空间环境氛围三个方面具体建设情况。将其与规划方案做对比分析,总结现状优劣势;综合各因素最后得出归元禅寺现状存在前后区联系性较差、新建建筑利用率较低、建筑功能不完善、园林景观功能单一、商业氛围浓厚和道路组织、停车空间混乱等问题。最后文章分析总结了当代佛寺空间发展趋势,借助以上结论提出了对归元禅寺空间发展的定位,并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原则,然后从功能结构、空间序列、建筑形式、空间环境氛围方面提出了具体地空间发展建议。在功能结构方面,协调完善教育弘化、弘法利生、综合办公、义工住宿和停车等功能的建设。在空间序列方面,合理组织寺内车行及步行游线,提出一个干扰最少,且具引导性和内涵的空间环境组织方案。对于建筑形式,则对其体量、高度、风格提出具体的控制。针对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一方面要对周围用地环境提出改善方案,另一方面则结合寺内园林塑造四个各具特色的园林组团,并在其中设置具有佛教主题性的七大景观节点,增加园林的游赏性及文化性。本研究以此为例,以期为当代都市佛寺具体建设及空间环境的营造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