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常用基础类型施工图审查过程数字化的研究
【6h】

常用基础类型施工图审查过程数字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软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案

2.1 专家系统

2.2 编程语言与数据库

2.3软件的设计方案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础规范条文的处理

3.1基础规范条文分类方法

3.2基础规范条文录入

3.3重复规范条文的处理

3.4暂未考虑的条文

3.5数据文件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础规范条文的审查

4.1审查内容

4.2审图前期资料录入

4.3基础计算书的审查

4.4基础图纸的审查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使用及维护

5.1 概述

5.2 软件使用过程

5.3软件维护与更新

5.4工程实例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1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A 查新报告

附录B 数据文件与VB连接的部分代码

展开▼

摘要

为了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力度,我国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试点工作。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实现政府对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能够促进设计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保护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目的。传统的施工图审查仅仅依靠人工来审,这种方法存在许多的缺陷,成本高、效率低,容易错审和漏审强条,不适合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的基本需求。本文在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该软件进行了设计优化,将审图过程事件数字化,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及程序交流文件,以利于我们的审查。同时我们对该软件的审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将相应规范一一列出,逐一审查。这样,在专家最后把关的前提下,就能防止漏审错审强制性条文。
  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中的基础部分进行数字化的设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阐述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数值化研究的基本理论、总体设计思想。(2)介绍规范条文的分类方法,对规范条文进行分析整理并建立相应的Access数据库。(3)介绍常用基础类型的计算书审查和图纸审查的方法及技巧,并列举事例说明如何审查具体条款。(4)介绍了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的使用方法,对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5)介绍了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后期维护及需要更新的内容,通过维护与更新使软件更加完善、适用。
  通过设计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数字化的设计理念非常适用于我们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的设计开发,倡导一切用数据说话,可使审图过程简单化、精确化。(2)基础计算书审查是审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软件设计时必须将其添加进来。(3)软件生成结构专业技术性审查意见书后,审图人员可对其进行修改,在专家最后把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审图正确率。(4)创建了施工图审查程序之后,能成功将其制作成安装程序,可以将创建的审图程序自由地发布给使用Windows系统的任何人。(5)对施工图辅助审查软件进行不断地维护与更新,将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