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探析
【6h】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思路

第2章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1耻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耻

2.1.2耻感

2.1.3耻感文化

2.2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萌芽时期——商周时期

2.3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时期——东周时期

2.3.1耻感文化在儒家思想中的体现

2.3.2耻感文化在道家思想中的体现

2.3.3耻感文化在法家思想中的体现

2.4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至明清

2.4.1耻感文化的定型期——西汉时期

2.4.2耻感文化的成熟期——宋明时期

2.4.3耻感文化的发展期——清末民初

2.5近代以来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曲折发展

第3章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时代意义

3.1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精神内核

3.1.1“反求诸己”的自省精神

3.1.2“知耻而勇”的进取精神

3.1.3“行己有耻”的自律精神

3.1.4“言行一致”的诚信品质

3.1.5“知耻而有所不为”的崇高操守

3.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3.2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时代意义

3.2.1以史鉴今

3.2.2资政育人

3.2.3凝聚力量

3.2.4服务社会

第4章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

4.1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

4.1.1个体道德发展价值

4.1.2家庭德育价值

4.1.3学校德育价值

4.1.4社会德育价值

4.2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实现

4.2.1完善德育体系

4.2.2强化知耻教育

4.2.3构建评价机制

4.2.4营造社会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诸多重要讲话中都强调和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中华传统耻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积淀。耻感是一种美德,“知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人修身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耻感文化能够对人们的言行起到规范、约束、引导、调节等巨大作用,不仅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促进家庭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社会文化。
  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及西方文化的不良影响,社会上耻感缺失、荣辱不分的问题逐渐凸显,中华传统耻感文化正逐渐衰落。中华传统耻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传统耻感文化德育价值,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缓解社会道德危机。
  本文在搜集和整理耻感文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挖掘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力图为我国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帮助。首先,本文分析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为论文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其次,本文厘清了耻感文化的相关概念,对中华耻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为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再次,本文通过对传统耻感文化内容的分析,概括总结了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传统耻感文化的时代意义。最后,论文从个人、家庭、社会、学校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了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为使传统耻感文化的德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文章从现实出发,探讨了实现其德育价值的具体方法,即强化知耻教育,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完善德育体系,构建道德评价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