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连续梁桥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6h】

连续梁桥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预应力连续梁桥概述

1.2施工预拱度的计算原理

1.3合龙误差

1.4影响挠度变化的因素概述

1.5本文的工程背景

1.6文章主要内容

第2章 影响悬臂端挠度变化的因素确定

2.1合龙误差产生原因

2.2客家大桥挠度变化的因素分析

2.3确定影响挠度变化的因素

2.4本章小结

第3章 支座间距及临时支墩拆除顺序的影响

3.1先拆除悬臂侧临时支墩的影响

3.2后拆除悬臂侧临时支墩的影响

3.3不同施工顺序之间的差异

3.4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度效应对悬臂端挠度的影响

4.1各国关于混凝土温度效应的规范规定

4.2客家大桥温度荷载工况的确定

4.3日照温度荷载作用的分析

4.4骤然降温荷载作用的分析

4.5年温度荷载作用的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 预应力分的批次张拉对悬臂端挠度的影响

5.1分批次张拉对方案制定

5.2数据提取与分析

5.3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与建议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桥梁工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国内外学者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挠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而悬浇施工方法下的结构挠度更是研究中的重点。本文以赣州客家大桥为工程背景,对体系转换过程中悬臂端挠度产生变化的的工程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简要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发展现状,悬浇挂篮施工的原理、特点以及结构挠度的计算理论。 2.制定对比方案,寻找影响结构悬臂端挠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临时支座与永久支座间距、临时支座拆除顺序、温度变化、边跨预应力张拉顺序。 3.分析临时支座与永久支座的距离、临时固结结构拆除顺序对悬臂端挠度的具体影响方式,探究影响规律以及临时固结结构内力的变化等。体系转换的两个过程中挠度值的绝对值均随着支座间距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但挠曲变形的方向相反。对悬臂端总挠度而言,支座间距越大,挠度越大。当先拆除悬臂端侧时,整个过程中挠度表现为先下挠,后上挠;当先拆除边跨合龙段侧挠度时,先上挠,后下挠。 4.分析温度效应对悬臂端挠度的影响,包括温度效应对系转换过程前、后以及过程中的影响。发现日照温度荷载可以其悬臂端下挠45mm,而与之相对应的“T”字结构悬臂端仅有20mm;降温作用使悬臂端产生上挠,挠度值分别为20mm和10mm;而年温温度荷载对结构挠度的影响程度较小。 5.分析因边跨预应力张拉,造成边跨起拱,进而使得体系转换结束后主梁产生转角位移、悬臂端的挠度发生的变化。发现边跨合龙段预应力包括顶板束和底板束,分别对悬臂端挠度有不同的影响。底板束张拉越多,悬臂端挠度越大;顶板束越多,悬臂端挠度越小;顶板束与底板束作用相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